首页 -> 2008年第7期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作者:李 涓 黄尚喜




  《泪珠与珍珠》是琦君一篇温婉柔美、清新淡雅的散文,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人生的真谛,领悟人性的美好。由于此文文字优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的情感流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因此,我在解读琦君的典型作品《泪珠与珍珠》时,就将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浓浓的情思作为我撒播知识的土壤,力求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自己动情的看,动情的读,动情的说。
  课堂分成了以下几个步骤:(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注重学生自我阅读的体验。(2)个性表达,班内交流,明确目标。即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阅读感受,讨论交流,共同确定学习目标。(3)再读课文,质疑点拨,品析课文。注重个性化阅读,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多元交互对话中深入理解、体味、领悟。(4)师生交流总结,升华情感,领悟哲理。(5)联系生活,课外拓展,深入交流。
  课后,对照原来的教学设想,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对这次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当前目标与终极目标相结合
  
  关注唤起学生的精神体验,感受琦君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一切教学目标应服从于“终极目标”,即“精神成人”、“精神成长”,并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我在研读文本时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于诵读、探究中体味、发掘、领悟文章蕴涵的情感和哲理,学会心怀感恩,乐观地面对生活”。课堂中,在整合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时,大多数同学提出的学习目标,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全班同学共同的学习目标。
  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从作品中读出自己”,引导学生理解泪珠的内蕴,引发学生的感受力,使每一个学生读出他自己的情感体验。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有与亲情友情有关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都可能出现滴滴晶莹的泪珠,这些都是作者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的相契点。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表达、交流的机会,关照自我内心世界的时间与空间,这也是本堂课最主要的亮点。
  然而,教师在文学作品的教育中不能只着眼于学生获得、掌握的知识信息,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过多的把眼光放在段落大意、阅读技巧等的分析上,或者过于注重它的社会意义、思想内容等外部价值,而忽略文学教育的实质,即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鉴赏自己、解剖自己的灵魂。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前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深入理解和探究文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是必须实现的“当前目标”,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和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理解文本,从而避免了有些学生不去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总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的现象发生。
  
  二、个体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和交流。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营造一个自主阅读、交流的良好氛围,给与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调动起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学们主动提出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还考虑到,就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而言,教学不能太过于随意,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发的生长状态,而应该引导学生寻求探究的路径与方向。因而在分析学生提出的哪些问题能更好的把握文本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切实的帮助后,重点确立了共同探究的问题——“体悟文章中蕴涵的情感和哲理——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实际教学和课前预设并非没有矛盾,即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即时生成的学习目标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学习目标间的不一致。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题目‘泪珠与珍珠’与平时习作‘跬步与千里’、‘苦与乐’等有何区别?”这是我课前没有考虑到的,然而又是很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它说明学生不仅仅有意识的在探究课文标题的内涵,而且试图由此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写作技巧。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探究阅读与写作中看起来差别不大的题目之间的区别,从而明确:“泪珠与珍珠”两者之间是比喻关系,而“跬步与千里”则是量变与质变、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苦与乐”则是对比性的并列关系。
  可见,教师需要吃透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清醒的判断能力,并合理运用共同完成目标的弹性,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提出的问题质量并不高,教师不能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提到课堂上来讨论,而一旦课堂上出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意外问题时,可以把一些次要的目标放到课外来实现,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色彩,又能完成预定任务。这样,教学目标的灵动与有序,既给学生留下阅读思考空间,又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
  
  三、专情文本与移情课外相结合
  
  当前语文教学中,研究性教学,开放性教学成为新宠,不少老师抛弃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热衷于追求表演课、活动课、演讲课的热闹和课后的赞誉,于是乎课本的作用、语文的特质受到不应有的冷落。这些认识与做法与新课程的实质是背道而驰的。
  毋庸置疑,语文的启发、引导和开放,都应该立足于文本,使文章的情与读者的情融为一体,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使有情文本的情得到最大的发挥和挖掘,刘勰曾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我们付出真情才能完成文字在我们生活中的使命。
  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体味、探究、交流、表达,并抓住文章的主要线索:“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让学生以此为依托从文章中寻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泪水。然后从泪水入手调动学生的情感。确定这一目标后,用配乐诵读的方式把大容量的课文缩小,这样既有教师的个性思想,又体现了学生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专情于课本后读出一些滋味,读出一些感悟,那时一个个简单的文字就像带上翅膀的天使回旋与我们每个人的心头。由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探讨,学生富有兴趣,满怀信心地走进了课文,而不是徘徊于文字的边沿。
  教学当中,教师的“诲人不倦”,或者自以为精彩的展示,一味地知识性结论的呈现,常常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恰恰是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问题、思路等等,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移情往往是专情品味、激情感悟后的升华和延伸,移情可以是课内同题知识的展开,也可以是课外知识、情感、体验的一个迁移。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往往正是通过移情而得以提升。
  在这课堂的讲授中,我紧紧扣住文本,以自主的、多元的探究与对话启迪学生思考,以多种形式的读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处于思想和感情的最高触发点。然后让学生利用这时的心境,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经历,或者能拨动你内心情弦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等,去发现人性中真、善、美的那颗珍珠,发现每一滴晶莹的泪珠中所凝结着的一段人生的深沉的体验和悲欢”这一环节,回忆自己最动情的流泪体验,自己身边最感人的流泪故事,让他们在课堂浓烈氛围刺激下一吐为快,自主的交流。在这个时刻许多学生想起了辛勤工作的父母,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朋友,自己的奋斗,家长的关爱等等,有的学生甚至在发言中声音哽咽,泪眼汪汪,这是最为可贵的真情流露。
  课堂教学,是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旅程。然而,很多时候,平等交流中的“首席”——教师——往往主导了教学的进程。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虽然尽可能给学生充分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但仍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中断学生的交流和表达,学生真情不能尽情抒发,真话不能充分地表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过,我坚信,只要我们满怀热情地执著于教学艺术的探求,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完善,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喜悦。
  
  李涓,黄尚喜,教师,现居贵州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