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完形心理在文学欣赏中的运用
作者:唐俊兰
其实此事虽然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楼下住户在备受惊扰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即扔鞋之声必有两下,一旦听不到那第二声“重响”,自己精神上的“紧急状态”就不会解除。这种心理,就是“完形心理”,它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特别在文艺欣赏及文学欣赏中是经常出现的。
在文艺欣赏中,人们也会同那位楼下的住户一样,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情作出自己的推断,以获得某种完整的印象、结论或感受。比如举世闻名的维纳斯断臂雕像,不知激发起多少人的惋惜之心。许多人绞尽脑汁,想猜出维纳斯原先两臂的优美姿势,甚至还有不少人制作了各种姿势的“玉臂”,试图使这位女神完美无缺。这种心理上或行动上的“接臂”义举,正是完形心理的自然流露。
不少艺术家有意识地利用欣赏者的完形心理来取得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南宋大画家马远在构思作画时,常常只绘“一角”,以致有“马一角”之美称。他画的《寒江独钓图》,画中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水面,一个渔翁坐在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是空白。画家这样处理画面,实际上就是运用观赏者的完形心理,让观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去补充,去完善,去丰富画的意境。人们在观赏他的画作时,也往往能在内心勾勒出完整的印象,并且觉得比欣赏细描实写的工笔画更具神韵,更富诗意和情趣。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媒介反映生活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用艺术的手法去描写事实,把丰富的客观内容浓缩于典型形象之中。允许虚构,给作家的艺术创造打开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作家可以通过想象,超越时空的限制,创造出动人的故事,而欣赏者在阅读时,往往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对作品的体验,对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作出自己的推断、补充,以获得某种完整的印象,结论和感受,从而感受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就是完形心理在文学欣赏中的运用。
完形心理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人们对尚不完整的事情,总是努力作出猜测,应该怎样使之完整。在许多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活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往往在外部形象上是简洁或完全是空白。而欣赏者的心理是希望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认识是全面完整的,这种完形心理正可以调动欣赏者的想象,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根据自己的喜好、风格等去补充和完善这些人物的形象,从而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由于欣赏者的想象活动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迥异的个人特点,因此,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哈姆莱特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各人心目中的哈姆莱特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完形心理导致的文学欣赏中的个人差异性。这种个人差异性更有利于读者在欣赏中进行“形象再创造”,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优秀作品的情节都有点像断臂的维纳斯女神雕像,都可以续写下去,如《项链》、《皇帝的新装》、《小桔灯》、《变色龙》等,但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没有写下去,原因就是为了刺激读者的完形心理,让他们自己去补充和完整,以达到与读者共同创作以至产生共鸣的艺术效果。如莫泊桑的《项链》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偿还丢失项链的债务,付出了十年的劳苦和艰辛。债务全部还清,玛蒂尔德变成了一个穷苦家庭里的主妇。按情节小说本该到此结束,不过一个星期天在大街上玛蒂尔德却碰到福雷斯蒂埃太太,当玛蒂尔德把丢失项链而用了十年偿还债务一事告诉她时,“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五百法郎!……”小说到此嘠然而止,留下一个空白尾声。这个空白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发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完形心理,引导他们在对作品人物性格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基础上,推断并续写这个尾声,对主人公的命运作多种揣想,把故事延续下去。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完形心理,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准确体味作者在文中故意留下的空白,借助想象、联想去补充那些“空白”,领会空白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从而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唐俊兰,教师,现居云南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