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关注生命成长 实现互动交融
作者:张红梅
如何有效创设阅读教学中学习心灵与文本材料互动交融的理想氛围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教师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要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这是实现互动交融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树立教师自己的信心,要敢于大胆取舍教材上的内容,敢于超越或否定教参上的分析,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当时的情况调整教案的内容或程序,不唯书。例如《孔乙己》一文,以往教师习惯从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顺层依次分析课文,剖析人物形象,归纳小说主题,效果并不是很好。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看了谢永福老师的《从死入题,溯本求源》这篇文章后,试着反弹琵琶,分析课文,从“死”字入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的结局如何?你的依据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学生根据文本逐淅归纳出是由于当时社会的原因以及由社会导致孔乙己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学生和作家平等的交流对话的信心。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学生才能进入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评判的境地,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示开来,他们敢于与作家争辩,敢于向作家质疑,能提出不同见解,不唯上。
二、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情对情、真诚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这是实现互动交融的关键所在。
我想在这点上首先要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以心贴心,让学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常常与他们谈我的年龄、兴趣爱好、性格志向等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老师到也是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人。平时相互尊重,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生活中的朋友,这种情感是以后教学中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条件。例如在阅读《背影》等抒写亲情的文章时,我先谈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讲父母对我生活学习的帮助,又讲到如今我对儿子的点点滴滴,对父母的态度。然后再由学生自己谈,学生都谈到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谈父母对他的关心帮助,谈自己对父母的种种不理解,有的同学甚至讲到作为一个中学生连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学生讲的时候都非常激动,发言十分踊跃。接着师生一起阅读,学生将自己完全融入进去,师生一起认真体味。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的是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交流融和的气息。其次教师要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心录的共鸣。李镇西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这种灵魂的感情首先要附着于我们教师身上。比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文字平白如话,没有一个生字,但作者对周总理感情深沉真挚,非语言能形容,学生未必能理解其中深味。如果教师能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其效果比干巴巴的讲解肯定要好得多。
三、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力开拓学生的想像空间,这是互动交融的重要保证。
当前有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肯定有一条就是教师课堂上“分析”太多,留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太少,使他们感到“想象的窒息”。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而富有张力的,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像,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就在于读者的这个想象中。如果我们语文教师把课文“讲深讲透”了,甚而至于再投影于具体的画面,不管你讲得多深多透,不管你投的画面多美,从教育角度来看,这是失败的。因为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不但文学的艺术魅力消亡殆尽,教育也失去了固有的意义。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画面内容丰富,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用心体味,用心描述,用心交流。学生通过如画的想象,自然能与作者进入同一境界。另外,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促使学生悟性的提高。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是取得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而在语文学习中,想象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为想象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想象能满足青少年好奇心与追求美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我想,我们只要想到自己是“人”,想到学生也是“人”,就会自觉地从自身找原因,认真地分析自我,研究学生,将课堂看成是与学生共有的创造天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更是帮助学生不断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互动平台。人文互动,情感交融,和谐共进,这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我愿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追求。
张红梅,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