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变阅览室为课堂开展阅读教学

作者:许国芳 虞诵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接受美学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界”去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造。所以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然而我又非常困惑:现在的中学生哪有时间来看书?不看书又怎么谈得上欣赏和品读?而不会欣赏和品读又如何真正学好语文?
  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览课,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文化文学知识的好机会。然而,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独立的阅读,我们采用了自阅式,三百多页的书不要求从头至尾地读,而是鼓励学生随意翻阅,翻到感兴趣的地方,就注目细读,这是一种自我开发式的阅读,当学生在自己的阅读感悟中“思接千载,视通宇宙”时,也就找到了阅读的乐趣所在。
  如何让学生在一学期大约十五节课的周期中,保持持久的阅读热情,安心静心地坐在那里看书,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只追求自阅式,会使阅读面相对狭窄些,而且也少了思辩性,于是,我们想到了合作式的阅读,并从以下两种方式着手:
  1、互荐式阅读(时间安排在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
  所谓互荐式阅读,就是通过同学间的互相推荐,激起阅读其他类作品的兴趣,从而向更广的阅读空间深展。性格的差异,爱好的迥异,环境影响的不同,形成了学生不同的阅读取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专注于一类作品的阅读,长此以往,狭隘的阅读层面会阻碍思维的空间,而交互式阅读就能弥补这种缺陷。
  操作方法:
  ①课前准备:准备好推荐材料,可以是自己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是精彩的内容、片段、句子,也可以是某个作家。同时准备好推荐的理由。其实这是一个自我感悟的一个过程。②相互推荐:在课堂中进行互荐,可以通过投影,也可以把资料复印后给同学,朗读材料,并说说推荐的理由。③进行互动:推荐者说好理由后,可让其他同学谈感受,从中获取新的体验。④总结创造:最后老师总结,把有价值的材料印给学生,学生贴在摘记本上,并写上自己的随想。
  “互荐式阅读”实录
  学生1:投影如下一段文字:
  同行是福,雨中有伞,就不应只护了自己的身,却让雨淋湿了旁人的心;头顶有伞,就不该让人与人远离,而应让心与心凝聚,风雨中,伞是开在人们心上的花朵,鲜艳了自己,也芬芳了别人;陌路上,伞是人类的同心圆,圆满了自己,也包容着别人。
  我觉得这段文字给我很大的启迪,为陌生人撑开一把伞,是宽容大度,与陌生人共撑一把伞,是心无邪念,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态度。虽然简短,但意味深长。你们觉得呢?
  学生2:在写伞,其实在写人的心灵,应该打开心扉,这是一种托物言志,我也喜欢。
  学生3:从语言角度看,很优美,用了比喻,形象生动。
  学生4:感觉像在读一首诗,读一则感人的短信。
  学生1:像这样既优美又有哲理的文字,在《刘庸文集》中到处可见,我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学生5:那我也来给大家推荐一本杂志,《读者文摘》,它可是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涉及文化、健康、生态、体育、科学、政府等多个领域,所刊出的文章简明易懂,且富含恒久的价值,能开阔我们的视眼,陶冶身心,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下面不时的传出“哇!”“哇!”的声音,可见把很多同学的阅读欲望激起来了,学生5也是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活动后记:通过这样的互荐式阅读,学生的阅读面变得越来越广,阅读兴趣在推荐和被推荐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学生的摘录本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更多了,甚喜。
  2、分类式阅读(每学期安排一次,主要是在下半学期中)
  分类式阅读就是根据不同的爱好,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同一组中通过合作,从共同爱好的阅读材料中择取一点加以探究,形成独特的见解,提升理性思维,从而能更好地扩展在各方面阅读的深度。如果说交互式阅读关注的是阅读的聚合,那分类式阅读关注的就是阅读的分离。分类式阅读是在交互式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阅读视角,也就有了展开研究的基础,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感性走向理性。
  操作方法:①通过半个学期的观察,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分成一组,一组4——6人为宜。②阅读课时,按新分的小组坐,看同一类书,如散文类、小说类、杂文类等。③前30分钟独立阅读,后10分钟为自由交流时间,把各自的心得说出来,每组轮流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安排四周时间)④整理记录内容,选取一个点,如语言、感情、写法等。⑤根据选择的点,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交流,这时,各组可以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是与选择点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是相关的评论性文章。(安排两周时间)⑥组内成员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以选择的点为角度,各自写出带有研究性质的文章。⑦整合、加工、出成果,由一个负责执笔,根据组内提供的文章,进行整理、润色,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评论文章,或赏析文章。(6、7安排两周时间)把阅览室当作课堂,从自阅到互荐到分类研究,可使学生从随意到有意到深刻。
  而且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通过“我和你说”,进而获得一种阅读快感,随后再以这种快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许国芳,虞诵南,教师,现居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