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巧妙激趣让学生喜欢语文课
作者:李小华
一、思想上求重视
1.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意识,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夸美纽斯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因此,教师在接一个新班的语文课时,要集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平时一有机会,也要通过不同方式,从各个方面去反复宣讲。让他们联系自己,看看语文学得怎么样,将来能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是激发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2.让学生喜欢语文教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极富情趣的上乘之作,都是作家文人用笔墨饱蘸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成的,可以说是字字玑珠,篇篇锦绣。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优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
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便乎好其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哪个学校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最感兴趣的学科。”中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常常与任课教师有关,学生喜爱一位老师往往就会把情感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应当作到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知识素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有一桶水”。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质,而且还要具备其它知识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进修、培训、自学,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思想。
(2)语文教师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语文教材涉及政史哲经、数理生化,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有全面的能力素质。
(3)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有耐心,不厌其烦,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4)语文教师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杜甫有一句名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无声的语言,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二、意识上讲平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发现,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既使是看起来十分幼稚的问题,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指责挖苦。不能抑制、扼杀他们的创新火花,而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创新萌芽,从而让他们喜欢语文课。
三、课堂上巧设计
有人曾以水来喻课堂教学:有的课堂犹如死水一潭,波澜不惊;有的如涓涓细流,清澈欢快;有的如惊涛骇浪,动人心魄;有的貌似平静,实则激流暗涌;有的九曲十八弯,一波三折……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哪种风格的课堂教学,都要求有活力;要摒弃那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有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语文课。
(一)课前预习:设立最佳问题奖以激趣。
“凡事有预则立,无预则废”。学生只有对一篇课文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听课时才会有的放矢。然而,不少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时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充分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设置了评比活动,每当预习课文时,便让学生每人出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仍然是被动的,学生还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去思考。
“最佳问题奖”却解决了学生的被动思考的问题,这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预习,从而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老师则适当地给予小小的奖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或者是一支笔、几张白纸、几支笔芯或者是几句鼓舞人心的话语,或者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的眼神),奖给那些最肯动脑子想问题的同学。奖励虽小,但是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一分钟演讲以引趣。
我非常注重每次新课时的开讲,根据学生课前一分钟演讲内容或形式来精心设计导语,活跃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课前几分钟之内,很多学生往往还沉浸于上堂课的内容,还有的同学因为上一堂课遭到老师的批评等原因而心情沮丧,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每一堂课之前,我们都让一个同学进行一分钟的演讲。内容可自由选择,可以是小故事、小笑话、新闻,也可以是历史名著,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个人心得。老师要恰当的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表达出来。同时,要带领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要鼓励学生有耐心。演讲要求用普通话,尽量脱稿。
在学生演讲完毕后,老师会及时的指出优缺点,或适当给予一些鼓励的话语。
在学生演讲完毕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或形式巧妙地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
课前演讲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老师可以适当的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和奖励挂钩,以周为单位或者以月为单位,让同学们评出演讲冠军。
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从上一堂课的内容中转移到本堂课中来,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相应的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以调趣。
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辩、诵、唱、演、赛均可。
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某些抽象概念编成顺口溜,课堂上说上几段,既调动了兴趣,又增强了理解记忆。
辩: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如教《变色龙》,在主人公这种趋炎附势的做法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借鉴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教师便组织学生辩论。学生兴致很高,拼命看书,钻研教材,寻找论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问题辩清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诵:“三分文章七分读”,对语文课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我都要求学生“美读”,我认为不读简直就不算学,不读就不能领悟文章的要义,精美的诗歌更是要吟诵,以使学生也能很快背诵下来。在进行这样的教学中,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在“美读”中去体会人物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学习本课的兴趣陡然大增。
唱:许多课文都可以和歌唱结合,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唱《好汉歌》等等。音乐与文学相通,琅琅书声与阵阵歌声都应是语文课上的一道风景,它不但能活跃气氛,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篇幅较大,故事情节较强,老师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导演,再由“导演”给每个人分配角色,以组为单位钻研课文,编好剧情,配上台词。“导演”威风凛凛,“演员”兴奋不已,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学生在登台表演时,笔者还组织学生运用学到的戏剧理论进行评议,学生兴趣盎然。
赛:在学习中增加一些竞赛性,也可培养兴趣。如比书法、比朗诵、比演讲或知识竞赛,作文竞赛和语文智力比赛,能引起兴致。特别是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兴趣会更加高涨,即使不理想,总有不服输的心理,也能激起兴趣,暗中较劲,一旦赶上或超过目标,心中也会领略到胜利的喜悦;寓教于乐,在欢逸中学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助趣。
电化教学在课堂上使用,改变了传统教学单调古板的形式,强化了师生双边互动,声画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大脑功能,提高了注意比率,也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反对僵化、枯燥的方法来肢解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夸美纽斯);“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激活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有许多,只要我们努力去研究,去探索,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总之,兴趣是良好的老师,学生是一座潜力无穷的宝库,只要老师开动脑筋,一定会找到开启这座宝库的金钥匙,让学生都喜欢语文课。
李小华,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