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虚实相生开拓诗歌的审美意境

作者:张 明




  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从结构上说,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它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不断开拓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去。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开拓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
  首先,教师得让学生弄明白虚境与实境的关系。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参见欧阳修《六一诗话》),这句话的含义十分丰富,它告诉我们,意境创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象,即眼前之景,第二层是象外之象,即见于言外较虚的部分。据此,后人把意境中写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这里,实境是指描写逼真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
  其次,依托眼前之景,延伸原有画面。南宋诗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虚境的成功创造使得作品的艺术品位大大提高。“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去游一座花园,不料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作者陷入短暂的惋惜和遗憾中,然而作者笔锋一转,“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两小句写一枝怒放的红杏充满着勃勃生机,伸出墙外。不甘寂寞的红杏引起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虽未入园,但红杏出墙的园外之景足以让诗人由扫兴变为喜悦,诗中具体描写园外之景为实写,即实境。此时,诗人已从久扣不得开门的扫兴走向红杏出墙带来的心动,而在此基础上引发了诗人对百花争艳、满园春色园中之景的想象与向往,这是在实境基础上开拓出来的第一层审美想象空间。
  又如散曲精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这首小令说:“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一语道出了这首小令虚境创造的审美想象空间的重要意义,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在平淡无奇中勾勒出一副深秋图景,并且其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能够让读者自然地走进诗人的灵魂深处,这自然是虚境创造审美想象空间的奥妙之处。
  从结构上看,前两句是描写客观事物,中间两句是写景向抒情的过渡,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对实境的分析,让学生自然地开拓新的审美想象空间。在这副深秋图景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西风、夕阳七个灰色意象总给人朦胧、渺茫、黯淡、低沉、凄凉的感觉。枯藤、老树、昏鸦使得诗人触景生情,乌鸦到天黑时还能回到树上休息,而流浪天涯的人却不知道哪儿是自己的归宿,此句中的昏鸦与人产生了强烈对比。而小桥、流水、人家三个意象意味着住在这里的人团聚在一起,过着宁静舒心的生活,这三个具有暖色调的意象又与本文灰色意象群构成了一种鲜明对照,诗人漂泊在外,在感受深秋的低沉与凄凉氛围时,突然发现了这个充满亲情的温馨生活画面,由此产生的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是可想而知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实境中的这两个对比引导学生体味作品中诗人悲凉的情感,在深秋图景中开拓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这是由实境开拓出的第一个审美想象空间。
  最后,立足延伸画面,注重情思体悟。在教学中,教师对诗歌审美想象空间的开拓应不止于对诗歌中原有画面的延伸。以《游园不值》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依托眼前之景,延伸原有画面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经过讨论找到红杏探出墙外、关闭的园门与诗人想象中的满园春色构成的对立关系,从而引起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总是关不住的这一问题的哲学思考。由此,实境开拓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便生成了。
  《天净沙·秋思》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小令中的前三句都是实在的景物,而且比较分散,“夕阳西下”一句将前三句中的深秋片断统放在夕阳这个大背景下。教师可以突出夕阳在实境中的背景作用,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走进这个具有浓厚情调的深秋图景,学生读到“断肠人”时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对普天之下游子旅途辛劳和生活的艰难困窘的问题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因带有普遍性而具有了哲理意味,这是伴随着深秋的悲凉图景的无限扩大而产生的联想,产生的对深秋的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这是由实境开拓出的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
  可以看出,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在意境创造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所以,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紧紧抓住实境并以实境为依托,实现对实境画面的不断延伸和扩大,同时立足延伸画面,注重情思体悟,就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开拓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诗歌的灵魂。
  
  张明,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