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药》中人名背后的意义
作者:包志祥 左言洪
这在小说《药》中反映犹为突出。
文中提到的人物有11个,有名有姓的只有华老栓、华小栓和夏瑜3个人,有姓无名的有康大叔、夏三爷两个人,有名无姓的是红眼睛阿义,无名无姓只有称呼或代称、绰号的有华大妈、夏四奶奶、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5人。他们可以分为三类:革命者夏瑜,愚味麻木的群众华氏一家、夏四奶奶、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统治阶级的走狗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透过这些人名,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隐藏于背后的用意:
一、人名反映人物思想品德
作者显然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瑜、瑾,本为美玉,比喻美德。成语有“怀瑾握瑜”,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语出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对革命有着明确认识,推翻清王朝,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仍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对革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不畏惧、不退缩,反而觉得打他的阿义“可怜”,终于在敌人的屠刀下英勇就义,表现出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名如其人。
夏三爷。南方方言有“下三烂”一词,指下贱、没有出息的人。夏三爷正是这样灵魂污浊的人物,他怕被连累,不惜出卖自己的侄子,得那“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何其卑劣!
红眼睛阿义,一个敲骨吸髓的封建社会狱卒形象。从夏瑜那里,他“榨不出一点油水”来,听到夏瑜劝说,反而恼羞成怒地打了他。甚至连夏瑜身上“剥下来的衣服”,他也全拿去了。我们可以想见出这样一条红着眼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狗的模样,他哪里有什么正义良心?
二、人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
华老栓、华小栓父子的名字拆开来解就是老的也全(麻)木,小的也全(麻)木,正反映出当时中国农村广大群众不觉悟的情况。
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终究没能救小栓的命,没有“栓”住儿子。
“二十多岁的人”“花白胡子”分别代表着群众中的年轻者(夏瑜的同龄人)与年老者,“驼背五少爷”则是富有阶层中的目光短视者,他们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他们与华老栓一样毫无觉悟,麻木不仁,在群众中具广泛的代表性。
三、人名点明人物社会地位
作者为什么把夏瑜之母安排成“夏四奶奶”而不是“夏大奶奶”或“夏二奶奶”呢?成语有“低三下四”一词,形容地位卑贱低人一等。“夏四”应为“下四”之谐音。点明了夏瑜的家庭处于社会的底层地位,他是贫苦农民之子,是劳苦大众中的一员,他为解放劳苦大众而革命,但并没有得到群众,甚至族人、母亲的理解。康大叔,是凶残、贪婪的刽子手。他杀害革命者,用革命者的鲜血换钱,还到处炫耀,是封建统治阶级忠实的走狗和帮凶,但他并非上层社会中人,至多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人中一员。他的姓和称呼几乎就是“广大奴隶”的合成。
四、两姓相合,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暗线则揭示革命者的悲哀。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暗示华夏两家的悲剧,正是中华民族的悲剧,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这正是小说题旨之所在。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鲁迅先生在为本文人物取名时,有的用影射法(如以夏瑜影射秋瑾),有的用谐音法(如夏三爷的“夏三”不会让我们想起“下三烂”吗?),有的用合成法(如康大叔、华老栓、华小栓),有的用借代法(如花白胡子)等,手法多样,但又都能恰当而深刻地表现人物,为小说主题服务。
巨匠就是巨匠。我们仅仅通过这些人名,不也可以很好地看清人物的社会地位或者精神面貌、乃至思想性格,甚至理解小说的主题等吗?
包志祥,教师,现居江苏南京;左言洪,教师,现居江苏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