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作者:蒋会太




  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琅琅上口,便于朗读,我便就地取材,也可以采用激情式导语导入课文。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我用饱满豪迈之情背诵这首诗词开始了这堂诗词赏析课。上高尔基的名篇《海燕》时,我是采用激情朗诵。当我朗诵完文章的最后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教室里掌声雷动,继而更激昂更富感染力的模仿声响彻校园上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学生都有猎奇的心理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开拓思维,兴趣变浓。我在上说明文《统筹方法》时,讲“田忌赛马”的故事,当他们了解田忌取胜的绝招是“统筹方法”时,便激起了要了解这一抽象数学方法的热望。
  教材中选编内容时,兼顾古今中外的名篇,现当代的作品,其内容与时代结合紧密,学生容易理解,可古代作品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久远不易理解,采用背景交代式导语能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社会生活状况,进而顺利理解课文内容。在讲《岳阳楼记》时,我向学生交代范仲淹的身世经历,与滕子京的深厚友谊以及借滕子京请他作记之机表达对朋友规劝与勉励之情,学生一下子就意识到这一篇文章与其他写景作记的古文不同,思维马上从写景的游记中跳出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长。从标题入手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上说明文《死海不死》时,我引导学生揣摩题意:“死海”,为啥叫它“死海”?既然是“死”海,那为啥说它不“死”呢?它究竟会不会“死”?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把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勾勒出来了。上叶君健的《看戏》时,我引导学生将标题由简单而复杂化分析:看戏——看什么戏?——看谁演的什么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看谁演什么戏?戏演得如何?又看得如何?两个字的标题一经分析就把全文都琢磨进去了。
  实物、教具由于它的直观可感,学生对之特别感兴趣。农村野花野草遍地是,但很少能叫出它们的名儿。我上《挖荠菜》时,就明知故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荠菜、吃过荠菜、挖过荠菜吗?”学生都说没有。当时我把课前准备好的未开花、已开花、一花结籽的三棵荠菜展示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吃惊地叫道:“它就是荠菜,那不是野猪草吗?三月三的时候就是拿它来煮蛋吃的。”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并急于想了解这种“野猪草”有什么可写的。在上《核舟记》时,我让学生做手工——折纸船。当各种各样的纸船堆满我的讲台时,我夸奖学生们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并从中选择一款与核舟样式相同的纸船让学生观察,请他们介绍纸船的结构,他们讲得有条有理。当我把话题从纸船转移到微雕工艺品“核舟”时,学生们毫不费力就把文章说明的内容和思路理清了。
  导语可以各种各样,其作用都是为了开启课堂,拓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堂开展竞赛的艺术。
  
  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课堂竞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在竞赛中激发智慧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强化对知识的摄取。如何使课堂竞赛卓有成效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超越意识。
  学校虽为一方净土,但与社会息息相通。学校培养的人才将来都要投放于“大市场”,融入社会,因此教学中要把大社会带进小课堂,培养学生的竞争超越意识。我跟学生讲,古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可如今也是如此。当今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淘汰,被社会抛弃,所以要勇于迎接挑战,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己,这样就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竞争超越意识,从课堂开始锻炼自己争强好胜的斗志。只要有比他人更好的见解,更出色的点子、方法,都可以大胆地发表出来。只要你积极参与都有收获:成功了,你会收获聪明才智与快乐;失败了,你会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所谓百炼成钢,笑对人生。
  其次,树立竞争目标,采取多种竞赛形式。
  竞争需要目标,如同拳击需要对手。课堂上可以组成学生个人与个人、组与组、男生与女生的比赛,也可以是激烈的辩论。可采用必答赛与抢答赛,淘汰赛与循环赛,可以进行限时赛与限量赛;可以比阅读,比背诵,比听写……通过竞赛可以找到差距,奋起直追。竞赛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创造。
  
  四、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我认为:“教者更应善问,质疑问难,是因为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处、关键处。通过解疑答难,学生才算真正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
  1、提问的艺术
  (1)问题的设置原则
  问题结构逻辑严密。问题的逻辑性至关重要,如果问题结构的逻辑出了问题,学生就无从回答。例如课文《我的老师》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本文着重写蔡老师爱学生,还是着重写蔡老师最使我难忘?”这个问题总是有个预设判断:蔡老师爱学生与蔡老师使我最难忘是两件不同的事,其实,在课文中这是被当成一回事来写的。老师不爱“我”,“我”怎么难忘老师泥?《我的老师》不就是写老师爱“我”,“我”难忘老师吗?
  问题恰当,有价值。一般来说,问题太广,大而无当,往往难以得出答案,甚至得不出答案。问题太小,同样达不到目的,有教师为《故乡》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二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个问题比孤立地分析杨二嫂有价值多了。
  问题有一定坡度和深度。即设问时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简至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跟着“爬坡”。
  如何进行提问。提问要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问。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设问的方式多样。①是非型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采用是或否进行判断。②分析型问题,一般采用“……为什么(说)……”的句式,要求学生分析其中依据、原因。③“归纳型”问题,句式应为“……通过哪些方面说明……”“……是怎样……的”,要求学生对具体事实加以概括回答。
  2、导答的技巧
  (1)分解法。有时提出的问题大,可以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回答。(2)铺路搭桥法。当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原因而导致思维暂时受阻,教师可以适度地提示思考的范围、对象,或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打开贮存的知识仓库,迅速以旧推新,顺利答问。(3)定向法。学生回答问题出现“东扯葫芦西扯瓜”的情况或一时“卡壳”时,教师可及时调整、缩小或限制范围,或指明思考方向,让学生尽快排除障碍,确定思维方向,准确答题。
  实践证明,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基本技巧的升华,是连接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的桥梁。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教学艺术的运用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有待于我们去探索研究教学艺术的真谛,以济提高课堂教学之效。
  
  蒋会太,教师,现居湖南道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