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文言句子翻译教学小议
作者:黄仁兴
学生译文不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意不通,意思不准;二是无中生有或想当然。这些都是文言句子翻译的大忌。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两个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用古人的说法就是“信”与“达”(“雅”是要求合乎情理,富有文采,可暂不必作要求)。
“字字落实”,就是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遗漏,也不能有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译文中尽量不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没有语病,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译文要达到这两个标准,就要掌握译文的六种方法,用六个字概括,即为“留”、“删”、“换”,“调”、“补”、“猜”。
留,即古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译文时可以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例①:“冉有,季路见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划横线的词语都是人名,译文时就不必译出。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划线部分有人名、地名、官名的,均可不译出。
删:就是把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父母”只有“母”有实义,“父”为衬词,“弟兄”只有“兄”有实义,“弟”是衬词,译文时都可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两个“之”字,用在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不必译出。“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全国卷)中“之”起提宾作用,译句中“之”也可不译。
换,就是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词类活用,换成词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该留的留下,该删的删去,剩下的就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拔”:拔出;“剑”:宝剑;“常”:时常;“身”:身体;“翼”:像鸟张开翅膀那样;“蔽”:掩护。又如,“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2007全国卷)“今”:译为“现在”,“为”:“成为”,“民”:译为“百姓”,“害”:译为“祸害”,“咎”:过失,“残”:残酷,“吏”:官吏,“劳勤张捕”,译为“伤民伤财”。“非忧恤之本也”译为“并不是体恤百姓的办法”。
对于文句的每个字,用这三种办法就不会遗漏或增多,就能做到“字字落实”。这是翻译文言句子的第一步。这还不够,还需要使用第二种方法“调”“补”。
“调”“补”:“调”,就是把文言句式、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补”:就是补出省略的内容。文言文常见的省略内容有:省介词,省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等,翻译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补出来。
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属定语后置句,调整过来为: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译为: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有益于君”是“于君有益”的倒装,属状语后置句,译文时就要调整起来。“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之”,通过“之”,将宾语前置,译时要调整过来。“交戟之卫士欲止不纳”(《鸿门宴》),应为:“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纳(之)”,两处动词后都省同一宾语“之”,代“樊哙”,译时就要补出来。
掌握了以上五种方法,文言文翻译的问题是不是全解决了呢?也不尽然。因为有许多实词我们不一定都认识,以上五种方法都套不上它,那还得用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猜”。
“猜”:也就是“猜测”,“猜猜看”。“猜”要把握全文,结合上下语境,其方法是:
⑴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猜,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少字可以从字形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这是猜的条件之一。例如:《鸿门宴》中,“樊哙带刀盾闯入帐中,得彘肩,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在学此文之前,如果你没有学过“啖”字,但它从“口”“炎”声,意义应与“口”相关,再联系“彘肩”“切”等词语,是不难猜出与“吃”有关,就可确定它是“吃”的意思。又如《谭嗣同》中:“谭至,乃扶病如觐,奏对称旨。”“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和语境文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可猜测为“见皇上”。
⑵利用文言文句法特点猜。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供利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句子结构中,上下句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相同或相反。这样就可以利用已知的词性词义来推测未知的词性词义。例如,“急流似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就可判断“奔”也是名词,应译为“奔马”。又如:“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从句式结构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应同义。故“以”应是“任用”、“重用”之意。
⑶以文推测,以事推测,以理推测。文、理、事,指相关事实背景,有时注释里给出一些,有时则要结合全文去推测。古书中有一句话,“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这个“诛”该怎么译,译成“杀”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卞和献璞只是被砍去双脚,事实上不曾被杀,所以“诛”只能译成“惩罚”、“惩治”。“逐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墨葬”,绝对不是用黑墨安葬,以此可猜“墨”应是“穿黑色衣服”。
文言文翻译遇到生僻字的情形是不会少的,重要的是平时看文言文不懂的时候要多查勤查古汉语词典,积累对实词的理解,这个“猜”字,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随便使用。因此,对文言文翻译而言,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去“猜”,因为“猜”毕竟难以猜准确。
此外,译句时还要注意莫出现下列失误。
(一)强作对译。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以保留,不要强作翻译。因为这些词大都难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1)项伯之季父也。(《鸿门宴》)(2)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两句中“左伊”、“太守”就不要硬译了。
(二)无视异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改变。如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要根据原文语境确定意义,切莫把今义当古义。
例(1)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这里的“好”不是指品质,而是指长相,属词义扩大。应译为“美丽”。
(2)(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是词义转移。用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了。
(3)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属感情色彩变化。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
(三)失应漏译,文句对译,要求一一对应,除个别衬词助词而外,绝少不译的字,特别是副词、介词、连词,翻译时不要或缺,否则就会出现失应或漏译。
如(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而”是连词,可译为“来”,作连词,译句时译出为好。
(2)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以”是介词“用”,不能漏译。
(四)省略未补。文言文中,多有成份相关的内容的省略,要重视根据文意贯通的需要来决定补译。有的省略必须补出,语意才清晰完整。
如(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译为(氓)不是来交换丝绸的,(他)来就是(跟我)商量(结婚的事情的)。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译为(我)每天早起晚归,没有(一天不是这样辛劳的)。
(五)胡乱添加。文言文译句必须尊重原意,不能根据个人想当然添加内容,那样做往往会违背原意。
(六)不合语法。在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省略句等,比比皆是。在翻译句子时,一般来说要将之还原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常式句。
为了避免译错,译句时:
(一)用竖线将各个词语切分开来。
(二)仔细看看句式有无异样。
如:(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这样切分,便于看清哪些该留、删、换,那些该调、补。
(1)句是判断句,译时莫忘译成常规判断句子。
(2)前分句有定词后置现象,整句是判断句,译时要注意符合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特点。
明确了译句要求,注意了译句失误现象,译句正确率会高得多,但还是难解决根本问题。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多读多练,注重积累,细心比较,用心体会。基础掌握牢了,功底厚实了,译句准确方可真正实现。
黄仁兴,教师,现居湖南花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