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构建合理认知结构 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作者:张金琪
为此,教师必须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做好以下两点: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语文课有两个特点很明显:一是重积累,积累就是要求学生多读书,不仅课内要读,课外也要读,多读多积累,积累篇中的语言、思想、材料、结构、表达等,积累多了,学生讲话或者写文章,思维就会活跃,就会出口成章,文采斐然;另一特点是重语感,现在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它不是借助于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而是借助于潜意识的活动,凭借感觉悟性就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一种有别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直觉思维。现代心理学指出:知识是通过内化被掌握的,而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就是感悟的过程,所以知识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的。因此,没有悟性或悟性不好,是学不了知识的,既学不好语文,也学不好数理化。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王尚文先生更加强调: “应该明确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首先和主要地服务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特别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转变,它是在总结我国语文教学整体滑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得出来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理性分析,轻感性诵读,从而导致语感的普遍缺失,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语文教师教新课时,往往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在学生还不熟悉课文,没有找到感觉时,教师就开始分析课文,分析得天花乱坠,学生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不知所云。这种理性分析就像“空穴来风,来去无踪”,有些隔靴搔痒,不着边际。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怎么会产生自主性?因此,必须要转变这种重分析轻诵读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抓住三点:
1、引导学生多背诵一些诗文:一定数量的诗文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数量太少,学语文就会显得底气不足,功底不扎实。这已经被语文教学界所认同。义务教育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篇目的数量有240篇(段),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则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两者相加,有350来篇(段)。普通高中版也推荐了80篇优秀古诗文篇目,两者相加有400多篇(段)。这些篇目必须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义务版明确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普通高中版也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中,13岁以前,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住的东西往往终身不忘。13岁至20岁左右,人的记忆力从机械识记转到意义识记,还是相当好的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文,是很重要的,这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教师应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朗诵比赛、名句擂台赛等,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督促他们自觉完成。
2、课堂教学不要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要以分析课文为主,不要以训练题目为主,而要以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为主。教师以朗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如齐读、默读、自由读、范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根据语言的音节、韵律、语调、逻辑重音、感情基调等,采用语气的升降缓急,控制声音的高低轻重,“以声传情,以情入境”。这样,学生在声情并茂中就会很容易地进入艺术情景,感知到用语言构建起来的艺术形象,体味到作品里面蕴含的情感,领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因为学生诵读作品的过程,也是不断感悟作品的过程。在感悟的过程中,学生感知了艺术作品的精妙绝伦,领略了艺术世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神奇迷人,获得了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的审美快感。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把朗读和探究起来,让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读书就是间断的而不是连续的,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学生也就不至于因为反复读而厌烦。而且,学生读熟了课文,读懂了课文,即使教师不分析,学生也能领悟到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结构、表达等。所以,苏轼说:“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孙洙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这样,教师教完了一篇文章,学生对这篇文章已熟烂于心,既积累了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也提高了感悟能力,同时还因为熟悉了课文,容易发现问题,提高了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教学的成功所在。
3、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如报纸、杂志、小说等,从小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叶圣陶先生在1942年就说过:“现在的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吕叔湘先生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可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这次《语文课程标准》已硬性规定了不同级段看多少数量的课外书。还提出了阅读课外读物的建议,有几十部中外经典著作,包括文史哲等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作品。可能的情况下,给学生开一些文学方面的讲座,组织一些读书报告会,写一些读书笔记,引导他们怎样阅读作品,交流读书的体会,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写作
据调查,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普遍喜欢胡编乱造,原因是没有材料。这一结果的形成有两个核心因素:一个是阅读教学不扎实,学生平时读书背书不多,课堂上又只是一位忠实的“听众”,这样,积累的文化素料就不多,积累的语言材料也不多;另一个是写作教学空洞,教师习惯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脱离社会生活,以致于学生对生活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而不想,既不会观察,也不会体验。对于学生来说,社会生活永远是平淡无奇的,没有闪光,没有新意,从而缺乏对生活应有的敏感性,进而丧失了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激情。这又怎么能写得出文章呢?又谈何自主性?因此,必须要扭转这种既脱离阅读教学,又脱离生活实践的空洞的写作教学。
1、阅读教学要扎实。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做得好,文章中的内容、主题、思想、结构、语言、表达等要素,都会迁移到写作中来。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最好的注脚。对于怎样做好阅读工作,前面已作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2、写作教学要抓住核心环节,即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观察体验生活是写作的起点,也是重点。从古至今,伟大的文学家们都很重视这一点。陆游对儿子说:“汝果欲写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功夫”,就是观察体验生活的功夫。鲁迅曾经指出:“如要创作,第一须要观察。”茅盾更明确地说:“故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是在观察力的养成。”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这些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一步突破不了,学生就无法获取生活材料,作文就没东西写了。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然而,这个问题在应试教育的课堂里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种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很难从阅读教学中迁移过来。但在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今天,是可以做到的。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遵照皮亚杰说的“活动教学法”和杜威倡导的“从做中学”的理论,努力做到“课堂教学活动化”,多开设一些课堂实践活动,如教授诗歌散文,可以进行朗诵活动;教授小说戏剧,可以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还可以进行表演活动和探究活动等。同时,还要做到“课外、校外活动教学法”,使这种活动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如课外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还有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访问等。教师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是最有效的途径。美国教育家科威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本,还要指导学生读懂生活。“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这正是要扭转传统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构建现代学习方式的正确举措。
总之,教师要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感悟,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敏感性。当积累感悟、观察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会形成,语文自主学习之门就会缓缓地开启。
张金琪,教师,现居浙江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