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英语语音对普通话正音的积极影响
作者:徐耀君
人们普遍认为在外语学习中容易受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其实,具备一定外语基础的成年人在规范自己的母语时也会受到外语的某些影响,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英语语音对普通话正音的积极影响。
从一组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成绩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情况进行培训。”我国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截止2002年底,全国有国家级测试员3500多名,省级测试员31000多名,测试视导员160多名。笔者所在的湖南科技学院自1999年成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以来,共举办全校性大规模测试20次,受测人员超过10000人。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显现也其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强大动力。
我们在整理测试成绩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每次测试中,外语系学生的成绩和等级几乎无一例外地位居全校榜首。本文选取近年的数据以示参考,见下表。
通过上述统计,我们不免要思考,外语系学生之所以每年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除了因为外语系学生女生居多、具备先天学语言的优势条件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为此,笔者展开了研究,发现英语语音对普通话正音的确能产生某些积极影响。
一、利用英语语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普通话里有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问题。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一带的学生在发p、t、k、q几个音时把握不好,主要是经常与b、d、g、j几个音对应混淆,例如:把“坡”读成“播”,把“拼”读成“宾”,把“踢”读成“低”,把“口”读成“狗”,把“快”读成“怪”,把“丘”读成“揪”,把“去”读成“句”等。这实质上是混淆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而学生当中则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完全没有送气音;第二、有送气音声母,但把握不准送气音声母字。目前有很多语音学方面的著作都介绍了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知识,并对它们加以区别,认为送气音发音时气流较强而不送气音发音时气流较弱,在发某个不送气音的基础上增强气流便可形成同部位的送气音。但笔者通过测试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些发不好汉语普通话送气音的同学在发英语时却极少数人会将“park”发成“bark”,将“picture”发成“bicture”,将“people”发成“beople”,将“paper”发成“baper”等等。而同样,在这几组里相对应的都是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发音者在发汉语普通话时受到了方言母语的影响,把p、t、k、q几个音相对应地发成了b、d、g、j几个音。面对这些学生,我们的主要问题便是要解决有关送气音的问题,通常我们分两步走:一是发出和发准送气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相应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告诉学生并反复示范,但深受方言母语影响,无此发音习惯的同学无法领会,“瓶颈”难以突破,于是我们便采用“借鉴法”,以发英语音作为突破口,让同学们反复练习英语中诸如“park、picture 、teacher、test、kid、stick、sick”之类的单词,只要能将这些单词的音准确的发出来,实质上也就能找到发汉语普通话送气音时的感觉,如此这般多次练习扩大战果,也就能发出全部的送气音了;二是掌握普通话送气音声母字,有的同学有送气音声母,但把握不准送气音声母字的,只要掌握普通话中读送气音声母的字就可以了。
二、利用英语语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汉语普通话里有关鼻音n与边音l、唇齿音f与舌根音h的区别问题。
汉语普通话里有关鼻音n与边音l、唇齿音f与舌根音h的区别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普通话中鼻音n和边音l是两个不同的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有些方言中却存在着鼻音n和边音l混读的情况。如湘方言中就把“恼怒”读成“老路”,“南天”读成“蓝天”。对于鼻音、边音区别不清的同学来说要学好鼻音n和边音l,一是要弄清n、l发音的异同,掌握好它们的正确发音,如向学生讲清楚要读准n和l,关键在于控制软腭的升降,因为n和l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发音的,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有无鼻音,是从鼻腔出气还是从舌头两边或一边出气。二则是要记住汉语普通话里哪些字发n,哪些字发l。同样,普通话中唇齿音f和舌根音h的区分是很明显的,但在不少方言里却存在相混的情况。如上海浦东话把一部分f声母的字读成了h声母的字,重庆话则把一部分h声母的字读成了f声母的字,而长沙话则两读,如把“湖”读成“扶”,“飞”读成“灰”;或把“风”、“否”的声母读成h。相对而言,把h发成f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h与u或u开头的韵母相拼时,相混情况严重。那么我们就必须向学生指出f和h的区别主要在形成阻碍的部位上,f是上齿和下唇形成阻碍,h是舌根和软腭形成阻碍。
利用相关的发音理论来指导发音实践时,关键就是要找对感觉,借鉴英语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捷径。例如在区分鼻音边音时,可以分别训练英语当中的一系列单词如:little、lip、listen、live、let、night、knife、no、need、number等。同样要区分唇齿音f和舌根音h可以通过训练类似以下单词来找到发音的感觉如:fish、five、phone、fat、wife、hello、head、high、hill、huge等。
但要注意的是尽管英语当中有些辅音听起来与汉语普通话中有些辅音相近,但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都存在细微的差别,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
三、利用英语语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里后鼻音的读法。
后鼻韵尾ng [η]是舌根、浊、鼻音。发音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振动声带后从鼻腔通过。对于许多南方方言区的人来说,由于受方言母语的影响,发音时几乎是没有后鼻音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常常将后鼻韵母发成前鼻韵母,例如:昂(áng)读成安(án),风(fēng)读成分(fēn),英(yīng)读成因(yīn)等。英语里字母组合ng在词尾时也发作[η],例如:sing[siη]、strong[stroη]、long[loη]、spring[spriη]等,我们在教学时通常选取字母组合ng前开口较大元音的单词如strong、long……等让学生反复练习,然后将这些单词的发音与one、won、man、ten等单词进行对比,当然任何一个单词的发音都是由构成单词本身的各个音素组合决定的,我们的目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体会出舌根后缩抵住软腭的发音过程,从而发好后鼻韵母。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成年人在规范自己的母语时也可以逆向思维以英语发音作为学习目的语的中介语,借鉴英语发音的一些方法找到某种“感觉”,从而进一步为自己学习普通话正音。
徐耀君,湖南科技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