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特征和思路

作者:杨爱勤




  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教育时代,一个亟须创造精神的时代。国内语文教育界众多的模式套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临着调整和转变。研究性学习因其独具的粘合力和张力,适应了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一系列自主、合作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语文学科是最具创造潜力的学科之一,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因其具有合作性、开放性、实践性,而更具特色,更丰富多彩。
  合作性 研究性学习既是对传统封闭性教育的历史扬弃,又是对现代开放性教育的前瞻性尝试,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从外延上讲,它既可贯串于正规的班级授课制,又包括了多样化的非正规的个体性学习。近年来,人们常常使用“课堂生活质量”一词,这是对单纯的“教学质量”或“知识和能力”等提法的一种超越。课堂生活质量,重视的是人在课堂生活中的全面状况,着眼的是学生的发展。积极的参与、认真的反思、愉快的合作正是课堂生活质量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落实、能力的提高正贯穿在这种积极的参与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以一种多向互动合作自主探讨的方式作为关键性途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传统意义的语文教学的主体,有了根本性转变。课外实践中学生根据专题分工合作,查资料探究辩论寻找规律,又使得语文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层次,打破了长期以来先教后学、以教代学的保守局面。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口语交际以及练习中的一些思辩性题目的出现正充分体现了这种合作性。研究性学习的合作性将会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强劲的人格潜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让学生充满自我学习的欲望。有人或许会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我想引用《学会生存》中的一段话来回答:“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开放性 爱因斯坦说,对于人们研究问题的好奇心,“除了需要鼓励之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研究性学习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它需要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不断地改变经验,重组经验,让学生去满足自我,更新自我,增强自我,从而使语文学习成为自己生命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主动去学。过去的“大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说在语文向生活、向个性化的人开放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因为过分强调了与课本的联系,过份模仿了高考阅读的套路而常常让学生兴味索然,从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镣铐。“大语文”的开放性首先应该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小到如何查找、选择一个词的义项或思索其使用的妙处,大到文章的整体构思框架的分析或材料的选择和安排,只要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研究,课堂就会变得鲜活起来。当然我这里说的“批判”并不是否定,而是作为读者另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还原和判定。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校园网也在不少学校建起来了。这些已经改变了过去封闭的学习方式,但这种改变更深层的价值将不仅仅是技能或是学生学习的多样性,而且在于促进人的精神意识层面的发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我需要哪方面的东西?在别人众多的见解面前,我选择什么?我自己的意见是什么?这些都将是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参往往将各种有差异的甚至是对立的见解都附录出来了,这是一种开放的标志。我在教学中从来不反对学生拥有教参,因为这不仅逼着我要去钻研创新,也让我有机会逼着学生去钻研创新,他们必须去寻找更多的依据,有时还必须学会去否定和重新建立自己的体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点知识,而是一次语文的生命体验,一种快乐的顿悟。这种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将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育就是过了很多年后,当学校所教的知识已被淡忘了以后还剩下的那个东西,研究性学习追求的正是这个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首先要表现出好奇心和思想开放,并随时准备自己的假定将由事实来检验,甚至承认错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的根本意义体现在过程之中。它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实质性区别。研究性学习表面看来,知识似乎并不丰富,但所学的东西都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体现在运动的过程之中,相反,传统教学表面上似乎学了很多,知识点、网络化、材料库常常是被用来炫耀的词语,但这些并没有变成学生内在的价值,一旦离开课本离开学校,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更遑论可持续学习了。因此,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不是追求“量”,而应该追求“质”。现在教育部推荐了中学生必读书目,必背古诗文,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我仍有一些保留,这些书目诗文有多少更贴近十七八岁青少年的生活思想情感?捧读《歌德谈话录》,连我都感到艰深,中学生又懂得多少?文艺理论性的书要有,思想教育的文章不可缺,但最能让学生感受深刻的青春主题亲情友情(包括爱情)主题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呢?没有内心的体验就不会有钻研的兴趣,也就谈不到学习的质量了。因此,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个研究的专题,比如说王熙凤的处世艺术,余秋雨散文的史学韵味等,让学生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在研究中增长经验,表现自己。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不是要他们去创造出什么新东西,而在于培养一种创造的意识。
  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可以有自主型、合作型以及其他变式。
  自主型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课堂教学中结合基础知识传授,应倡导讨论式教学,把“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用”的环节,提前到课堂学习环节中,让平时的课堂学习充满研究的氛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在不断的自我检测中,强化学习的责任心。比如最常见的文言文学习,教师往往恨不得把文章涉及到的实词虚词句式等一股脑儿让学生记个滚瓜烂熟,其实这又何必呢?为什么不给学生一点查字典的时间?这个字词有几个义项?为什么在这个语境中应该是这个义项?让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答案来找出依据来。为什么不给一点诵读的时间?在诵读中完全可以猜测推断出某个词语的意义,并且加以印证。让学生多这样实践实践,他就会少了依赖,而技能的提高也正在其中。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笔者在执教新教材第一册时,就有学生质疑《荷塘月色》结尾“只不见一丝流水的影子”与前文“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的矛盾;质疑《琐忆》中心思想和结构的分析,在辩论研讨中连我都感受到了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愉悦感。如果教师只顾双手奉送结论,即使冠以“启发”“主体”等时髦词语,课堂上手臂林立,也是枉然。课堂学习就是要还给学生独立研究思考的自由。
  合作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主要从互补、互助两方面着手。
  小组化学习的思维能力、性别、个性的互补性是研究性学习的内在特征之一。因为个性、性别、思维方向等因素的差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或缺乏自信,或羞于表达或思维凝滞,因而丧失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型研究学习让学生前后左右结成小组,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提供了舞台,学生在互相评议中激活思维,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如在教学新教材第三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时,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我有一颗种子已经被遗忘”一句,有的认为是因为别人的收获而对自己当时未能及时播种而懊悔,有的认为“我”就是那颗被遗忘的种子,耕耘之后却没有收获,还有的联系诗人梁小斌的另一首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认为这里指作者人生的青春岁月被虚度等等,见仁见智,这种合作碰撞已经超越了教参,也超越了教师个人的思考。
  研究性学习还可在课外通过某一问题的研究探寻,从而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问题研究的意识。中学生可以选定力所能及的课题,然后采取分组互助的形式,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文献,尤其是初期,教师可帮助学生查阅资料,或者开出比较详细的书目,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找到研究的感觉。新教材第三册写作第四单元要求学生写札记,教材中所举范例和所列文题对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很有帮助。在学习巴金的《灯》时,我们开列具体书名篇名要求学生在课外重点阅读巴金在40年代初期所写的主要作品,从而把握巴金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用《废园外·后记》中一段文字解读《灯》的象征意蕴,又把《爱尔克的灯光》和《灯》中都选取了的“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的长夜孤灯”这则材料进行比较,这些研究对指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语文很有示范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知识教育的成效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分两方面来衡量,一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二是是否真正激发和唤起了学生学习知识、渴求知识的愿望和要求。”学校不应只是知识的仓库,而且应当是思维的发源地,应当引导学生立于切身的生活立场去对待知识,成为知识掌握过程的活跃的兴趣盎然的参与者,积极的追求钻研新知识的创造者。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融合各种教学模式,完善其操作体系,重新焕发语文教学的光彩,应是新世纪里语文教师的职责。
  
  杨爱勤,教师,现居江苏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