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再认识
作者:马永军
因而,大学语文教育日趋受到重视,一些专家学者也日益关注本课程的发展和教材的建设,新闻媒体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讨论、教材编写的争鸣时有报道,形势喜人。笔者认为,要让“大学语文”真正地完成其教学任务,发挥其在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目前还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其一:明确区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界线。近些年,教育改革可谓轰轰烈烈,但语文教育似乎并未找准方向,只不过不断翻新教材,随意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笔者认为,不管中学教材选编什么内容,要点在于强化学生掌握规范的、基础的汉语表达,有较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说要点应该在语言文字,而不是文学。而大学的大学语文教育,决不能看作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种自然延伸,大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在教学体例上应该有重大的突破,不能沿用中学的文选体例。否则,一方面很容易与中学所学的文章重复。要想使“大学语文”负载起它本该负载的重任,与中学语文明确的差异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汉语言的重要内容一定要讲透,讲好,而不要盲目地扩大疆界,把培养“新概念”写手看成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当然,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别,并不简单体现在文选篇目上,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异、内容取舍上的差异。苏子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子又云:“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苏轼:《又答王庠书》)人之所能取是与人的年龄、经历相关的,让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们“深刻领悟”诸如“生死亦大矣”之类的哲理,未免有点少年老成。因此,同一篇作品,大学语文也应与中学语文重心不同,中学阶段偏重语言之美、文章之美,大学阶段则偏重于思想之美、诗性之美。前者关键在“读进去”,后者的价值在“悟出来”。
其二,准确定位“大学语文”的内涵,切实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鉴于“语文”的语言和文学双重性质,在中学里,已经解决了汉语言的基本能力训练,在大学里汉语言的训练就应该是侧重于具体专业文体的表达手段和文字能力的训练,这样,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从“大学语文”中剥离出来,比如医学院的学生就可以开设医学类的应用文写作,理工科的学生可以开设科技写作,财经类的学生则开设财经应用文写作,法学类的学生则可开设司法文书等等。这些课程不应该算作公共基础课,而应该属于专业辅修课,是学生的必修或指定选修课。在讲述这类课程时要体现语言与专业的结合,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应有相应的要求,他们对相关的专业术语、原理应比较熟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文体的写作,使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专业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归入各专业汉语类教学之后,“大学语文”的定位就应该明确于文学了,它应该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素质的切入口。在“大学语文”中强调文学,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怎样才能真正适合于这个标的呢?笔者认为应该转变以认识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改变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标准化试题与答案的考核方式。
以认识论为核心的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在科学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领域是有效的,然而,在人文领域尤其是在文学领域则往往构成对意义的遮蔽。“中国哲学对道的追求与其说是认识真理,不如说是要获得一种做人的境界。”(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92)“古人并没有把道单纯当成是认识的对象,人们倒是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东西。”文学更是一种与知识论相异的审美活动,在那里,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分别,而是如中国古人所概括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要想将文学作为文学来看待,就应该转变以自然科学为标准的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加强理解能力和审美感知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加强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
大学教育不仅应重视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启迪智慧,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尤其如此。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老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心智。文学的传播从某个角度上看,是“说”、“不可说”,需要接受者“悟入”和“悟出”,它带有很大的个体性,而不是一种普泛性的知识或信息。对文学的意义的领悟甚至是父不能传其子的,老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悟,老师只能以自己的悟(悟总是自己的)去开启、引导学生入悟,使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和欣赏,培养理解人生、社会、生命、历史、世界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转识成智”,采用更灵活、更具有对话性和启示性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涵蕴于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世界,接受智慧的洗礼和美的熏陶。
同时,目前的大学语文考核方式也是以自然科学的要求来组织,有的甚至规定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了检验学生识记的情况,必须有相当比例的客观题。即便是所谓的“主观题”,也常常以思维的明晰、条理的分明为标准,仍然以“客观性”为目的。然而,在人文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那么清晰明了。文学往往更重视的是其“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大学语文应该寻找与其相适应的考试方式。
其三,切实关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尽管大学语文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有志之士的关注和提倡,国家筛选出了全国大学语文精品课程,在网上公示出了其课程资源以求共享,公布确立了许多国家级、省级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的教研项目。但当前“大学语文”在高校教学中,似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或停开大学语文课程,或压缩大学语文课时,或将大学语文课程由考试课程改为考查课程,或在计算大学语文课程工作量时乘以0.8的系数等等。正是这种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存在偏见,似乎认为这门课程任何人都可以教好,以至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困难重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建设和健康发展。
《红楼梦》中留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样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中肯。印证了“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如郭绍虞、朱东润、朱自清、吕叔湘、游国恩、沈从文、冯沅君、陆侃如、钟敬文、李笠等先生都担任过或多次担任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当时在很多著名大学,很多教师想教这门课程还轮不上。事实证明,大学一定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既能教学,又能研究,才能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好了这门课,才能使学生一辈子受益。
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从学校层面上,象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等公共课程一样重视其课程建设,让大学语文任课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核算、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受到平等对待,不让大学语文任课教师觉得委屈,不让大学语文教师积极性受到影响。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将是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马永军,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