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歧义的辨析与消除
作者:刘于飞
①我现在去上课。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我现在去听老师上课”,也可以理解为“我现在去给学生上课”。
②陈老师已经通知了。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陈老师已经通知了别人”,也可以理解为“别人已经通知了陈老师”。
那么,歧义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怎样消除歧义呢?
一、歧义的形成
1、多音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词,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就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例如: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ǎo,作“易于、便于”讲;也可读hào,作“喜欢、爱好”讲)
类似情况如“他还(huán,hái)欠款”,“赶快出车(chē,jū)”等。
2、同音词引起歧义。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上没有歧义)。
例如:验收全部合格。验收全不合格。
(“部”“不”都读bù,但意思迥异)
类似情况如“这东西能治?穴致?雪病”?熏“侦查?穴侦察?雪结果令人吃惊”等。
3、词语多解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词语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词性,或者虽理解为同一词性但仍可理解为不同的含义,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例如:
①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作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作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里。)
②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时,只有我跟他学过钢琴。(“跟”作介词,“他”就是“我”的老师;“跟”作连词,“我跟他”就是两个学过钢琴的人。)
③我家养了一些杜鹃。(“杜鹃”作名词,但可指杜鹃花,也可指杜鹃鸟。)
类似的如“这辆车没有锁”,“菜不热了”,“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有些国家看不上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等。
4、组合层次不同引起歧义。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跟句子中的其它成分哪个先组合,层次不同,意义不一样。例如:
①他请几个学校的领导参加座谈会。(“几个学校的领导”,一种理解是“几个”修饰“学校”,即“几个学校/的领导”,意为几所学校的领导;另一种理解是“几个”修饰“领导”,即“几个/学校的领导”,意为学校的几位领导。)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眼“我写不好”,一种理解为“我/写不好”(能力有限);另一种理解为“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演
③他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到网吧玩游戏。(可这样理解“他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到网吧玩游戏”,意为他和班长两人去玩;也可理解为“他背着家长、班主任和班长/到网吧玩游戏”,意为他一人去玩。)
类似情况如“新建的学校的大门很气派”,“我们三个人一组”,“我没有一次看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等。
5、结构关系不同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短语,它的词语之间可以理解为不同的关系,从而使句子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①学生家长正在开会。(“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意即“学生和家长”;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意即“学生的家长”。)
②我需要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前者表示用资料来参考,表动作性;后者表示用来参考的资料,表事物性。)
类似的情况如“我正在考虑修订方案”,“我要出租汽车”,“我要学习文件”等。
6、语义不明引起歧义。例如:
①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谁“进攻”?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也可以理解为“以色列”,施事不明。)
②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的是“接受”还是“反对”?指代不明。)
③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警察愤慨的是“报案人”,还是“围观者”?对象不明。)
④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对论文的观点”是否修改没讲清,句意不明。)
类似的情况如“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天色渐晚,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等。
7、成分缺省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本句有两个分句,后一个分句省略了主语,到底是说“我”还是“女儿”“愿意把孩子打份得漂漂亮亮”就不清楚了。)
②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买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类似的如“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孩子们喜欢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等。
8、标点不当引起歧义。例如:
①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由于标点使用不当,出现歧义。“你单位同意”什么?“我们解决”的又是什么?共有三种理解。)
②电视机不要退回。(由于未加标点,出现歧义。可理解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也可理解为“电视机?不要退回”。)
二、歧义的消除
1、利用语音消除歧义。即运用朗读时的重音或轻音消除。例如:
①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②躺在床上没多久,我想起来了。(“想”重读,表示回忆起什么事;“起来”重读,表示要起身,不打算再躺下去。)
2、利用停顿消除歧义。例如:
他看见/李老师很高兴。(高兴的是李老师)
他看见李老师/很高兴。(高兴的是他)
3、利用语境消除歧义。有许多语句孤立地看有歧义,如果给它们增设上文或下文,把它们置于一定的语境中,那歧义就不存在了。例如:
①他的笑话讲不完。(表述为“小李喜欢讲笑话,他的笑话讲不完”,或者表述为“小李刚来时常闹笑话,他的笑话讲不完”。)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表述为“开刀的是他父亲,医术很高明”,或者表述为“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去医院照料”。)
4、通过增加词语、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消除歧义。例如:
①我要炒肉丝。(可说成“我要去炒肉丝”或“我要吃炒肉丝”。)
②几个饭店的服务员。?眼可表述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或“饭店的几个服务员”。?演
③这个人谁也不认识。(改为“谁也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
5、通过改变句子结构消除歧义。
例如: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6、通过增加或改变标点符号消除歧义。例如:
①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可分别改为“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或“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或“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②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可分别改为“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或“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总之,在辨析句意时,我们只要明晰歧义的不同现象,了解产生歧义的不同原因,掌握消除歧义的几种方法,比较分析,多方推敲,歧义是可以消除的。
刘于飞,教师,现居江苏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