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诗词曲鉴赏应注意语言的模糊性
作者:崔铁梅
这种“模糊”语言,常表现为不把话说得太实、太细,而说得空灵、活泛、概括,以此召唤欣赏者运用想象投身到艺术再创造中去,同作者一起共同完成人物形象、艺术意境的创造活动。这样的诗词曲才会显得“富有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诗词曲才会更有魅力。
高考中,诗词曲“模糊”语言的考查多种多样,不可胜数,择其要者,有如下数端:
1、考查意象的模糊性
诗词曲语言中所描绘的意象并不是疏朗明确的并列和简单的叠加,而是“模糊”的,做题时可从意象入手。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诗中的这一组意象,不能简单地叠加解释为这是一个寂静的寒冷的冬天,鸟也不见一只,人也不见一个,只有一个老翁独自在瑟瑟江边闲来钓鱼。简单单纯的意象无法满足读者的意念。作者的原意本就是模糊的,象外之象更需要读者进入审美领域用心灵去体会,去把握。“诗无达诂”就是我国古代艺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原则。
2、考查意境的模糊性
由于意象的模糊性,导致了意境的模糊性。因为,意境是由情景交融所传递出的新形象组成的。这个新形象要借助于一个个意象来体现它的模糊性。
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江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是一首送别诗,看起来很平凡,因为它用一种相当平凡的语言词汇,创造了一种相当不平凡的情致和境界。如清人沈德潜所说:“春光无处不到,送人之心犹春光也。”春光无限,诗人的送别之情也无限;春色正浓,诗人的送别之情也正浓。全诗给我们模糊地描述了一种情致缠绵的优美意境,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令人低回不已,味之不尽。由此可见,做题时抓住意境来分析必不可少。
3、考查情感的模糊性
情感是文字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的情感是最不确定的,最难于捉摸。这种情感的不确定性,不可能进行定量分析和逻辑规范的特点,就是情感的模糊性。因此,组织语言文字时,考虑问题要宽泛些。
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式呈现于眼前,会引起人们一种追求完整,追求和谐的强烈冲动,残缺之情,言外之情更能撩起人再延伸,再创造的欲望。特别是诗中未明写或无法明写的不确定感情,召唤着读者去参与领悟感受和创造。请看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家属的无限同情。作者将这份感情置于“河边骨”与“春闺梦”上,匠心独运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这就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谜团。有谁会愿去想那不幸之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因而这种“模糊”使全诗产生了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去世,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信杳然,人早已成了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不察觉,反而满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正是诗歌的这种“残缺”的模糊,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再创造和感悟。
4、考查情理的模糊性
美感是相对模糊的心理效应。就像我们平时对世界的看法,太习惯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实际上,有很多东西从情理上很难用“是”和“非”,“对”和“错”来回答,有时是“似是而非”,有时是“似非而是”。这种情理上的模糊性在诗词曲中表现特别明显。所以美感就在于“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之间,不可用明晰确切的语言来界定。汉乐府《陌上桑》,作者写罗敷的美就采用模糊手法:“行者间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见罗敷,锄者忘其锄。”要描绘罗敷的美,却不直奔中心人物,却尽在“打边鼓”:老者、少者、农夫,全忘了该做的事,只为停下来看罗敷。虽不见其美,却任凭人们想象她的美。这样写美,美的深邃含蓄,难以语言来限度。模糊的形象美,引发了读者的不同审美意识,就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因而,答题时,不能用生活的逻辑来衡量诗词曲中的内容。
“模糊”语言,让我们感到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它具有一种诱人的朦胧美,它既含蓄明朗,又给读者留下驰骋想像的一块广阔的艺术天地,是曲径通幽的一片迷人的“绿洲”。只要我们把握好方法,这道题的分数是能够拿到手的。
崔铁梅,教师,现居贵州清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