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新课程呈现方式对教学语言的要求
作者:汤小芳
这里就谈谈新课程的不同呈现方式对语言的不同要求
一、活动体验中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
活动体验课,目的是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侧重在综合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从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的设计角度分,可以有朗读活动课、欣赏活动课、“游戏”活动课等课型。朗读活动课是最常用的课型。朗读是把理解的内容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以声达意,以声传情。《课标》指出“朗读是最基本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朗读课的文本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散文、戏剧等。目的之一便是为了扩大而不是控制学生的思想和精神,让青春的梦想飞扬,让青春的激情在阅读中燃烧生命的光华,让生活谱写出诗意的华章。自然是只有理解了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朗读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解的深入又会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如读语文必修模块一中的《六月,我们看海去》时,由于字间停顿较长,没有把青春的活力与激情释放出来,教师尝试让他们用多种语速、语调读,对诗歌的内在情感进行揣摩,“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最终学生找到了自己认为能够表达诗歌内在旋律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二、文本研习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文本研习”顾名思义即指对文章的研究与学习。“文本”是相对于言语(口语)而言的,是记载、传播、交流符号的物质呈现。文本研习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曾经“研读课文”提法的创新表述。它是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一种对话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共同行为,即文本研习的结果既可以是教师的,也同样可以是学生的。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从文章意蕴、语言运用、行文技巧等方面赏析文章。
对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感悟,需要阅读者原有的知识积累来发挥作用。这种积累不仅要靠读者的语言知识,更要靠读者已有的生活和文化积累,以及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教师作为熟练的阅读者,这方面的积累显然优于学生。他们接受过专业训练,拥有相对高质量的信息储备及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所以能使传输的信息高效而优化。学生由于人生阅历浅、基础知识薄弱和文学底蕴匮乏,解读作品时必然存在着一定障碍。
教师吐露真情实感,表现自己的志趣、性格和气质等,用心灵去融化学生的心灵,用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以显示教师的个性,同时教师能以自己教学的魅力,使学生的多重个性服从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再创造,使师生共同进入理想的境界。
在文本研习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注意:
规范性。教师要用赏析性语言对文学作品的精要之处进行赏析,这种赏析是示范性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赏析示范,激发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兴趣,进而带动和指导他们赏析文学作品;另一个方面,用赏析性的语言描述文学作品的结构之妙和言词之美,指导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以培养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技巧。
启发性。教师的话语能够让学生受到感染,教师的激情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学习《陈情表》,如果教师能把自己对亲情的真切感受和对家族、血缘关系的体验融入对课文的讲解之中,学生就能更快地深入文本中去。如果教师不讲解不分析,让阅历相对单一、没有经历过亲情波折的学生自己去阅读体会,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灵活性。教材中不同的文体本身就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即使是同一类文体也由于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同而异彩纷呈。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把每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尽力体现出来。饱含感情,要有一定的情感色彩,以达到声情并茂,动人心弦。当然,教师课堂语言的灵活性应是多方面的。或如高峰入云,雄峻奇伟;或如春江潮涨,汹涌澎湃;或如飞瀑直下,跳珠溅玉;或如秋菊傲霜,寒香沁脾。
三、问题探讨中要注意语言的引导性
问题探讨课,主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侧重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批判意识。问题探讨中也有接受性学习的成分,也离不开教师的讲授。
由于学生一些条件的缺失,对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的填充,很难保证不会出现“虚假的具体化”现象——一种背离作品原意的、导致原作品质量丧失的错误理解。据说,有学生在《背影》一文中读出的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有学生用环保的观点批判《武松打虎》,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画皮》;有学生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值得肯定,等等。引导不当存在很大关系,或者说,正因为学生的误解,引导更显得重要。课堂的意义,对学生而言,正在于实现其从不成熟的“读者”到“理想的读者”的跨越或蜕变。而这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讲解、引导。
汤小芳,女,教师,现居江苏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