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选准营造活力课堂的切入点
作者:缪云娥
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可以从中心句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带动全篇内容的理解;可以从背景切入,帮助学生达到对课文本质的理解;可以从文眼入手,从而简洁精练地处理好一篇课文,启发学生思维;可以从设疑入手,激活学生思维;还可以从背景入手,因为一些课文的背后时常有着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这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方法不一而足。
1、抓住“触发点”。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归生活”的语文教学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比如复述课文,看似简单,却很有学问。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如果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就不符合初中学生乐于游戏的天性,学生也对复述存有畏难情绪,而且时间长了,学生的应付心理就产生了。从涉及的智力领域来看,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偏重于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稍作调整,把复述放在学生的生活中,那教学的效果就截然不同。钱梦龙老师在讲授《驿路梨花》时,让学生复述故事是这样设计的:“这个故事多精彩呀,如果你遇到了你的好朋友,你准备怎么讲述这个故事给他听?如果觉得太长,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讲?每一部分尽量用最短的文字。”同学们兴趣盎然。立即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了。这样一来“说”者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还会很自然地运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于是,这种复述方式谁都乐于尝试,早已忘记这就是自己曾经多么惧怕的“复述”了。这一切都源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
2、选准“争议点”。设置争议、让学生辩论。“辩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倾向性,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学习《明天不封阳台》一文,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我家最近刚买了一套房子。我妻子要封阳台,而我主张不封阳台。到底要不要封阳台?学生自然分成两派,赞同派和否定派。我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再让同学阅读课本,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同意封阳台?编这本书的老师赞同吗?为什么?从而把学生引导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个主题上来。活动中,正、反方学生各自动用自己的生活积累,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通过辩论,最后达成共识,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文和道的有机结合。
3、诠释“困惑之点”。在学生感到困惑、模糊不清之处着重讨论。在《七根火柴》一文中写到:“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饭就吃。”有的学生提出:红军不是纪律严明,非常讲究团结的战斗集体吗?怎么这么不文明,还抢饭吃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沸腾了!是啊,怎么会这样呢?我没有立即解释,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外去查阅、思考、讨论,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可别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居然通过上网、向家里老人请教、跟同学合作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有理有据,娓娓道来。终于明白,红军战士抢的是时间,因为时间不允许,后有追兵,前有阻敌。且不说学习的结果如何,单从这一点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过程,就已经表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4、补充“空白之点”。对那些意义在言外的想象空间加以扩充。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与朱元思书》一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重点句,用你的语言把作者的心境表达出来。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朗读中,一边想象其中的情景,理解美的语言,一边欣赏美的意境。
抓住这“四点”,开放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热情,就能激活求异思维的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使开放教学达到更佳效果。
选择教学切入点也需注意: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二、要透辟深刻,切点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事倍功半,甚至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弄巧成拙。
总之,寻找最佳的切入点,让教学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缪云娥,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