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作者:李洪义
一、注重语文教学的生命底色
语文源于生活,它来自于生命的自觉,需要用生命去融汇,用生命去追寻。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阅读与写作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生的必需,而不应该仅仅从应试的层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并关照自身;让阅读和写作注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此外,语文教学注重生命底色,不仅让语文植根于学生的生命中,还应植根于教师的生命中。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人生目标、教学理想和治学态度,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只有把语文教学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实践告诉我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语文教学,是枯瘦的、苍白无力的教学,这种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命无关而形存而韵失。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理所当然,作为肩负文学教育重任的语文学科首先应是一门语言的学科。语言是—种客观存在,不能把对语言的理解作为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不是对语言的理解,而是对语言的感知、把握与运用。语言具有指向事物的功能,它可以引导学生去感知想象中的事物(即意象),进而进行情感体验。特别是对于汉语言来说,“—个汉字一个故事,一个汉字一种情态,一个汉字一个世界”,它可以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对语言的品味,进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给学生一片天。—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当他与朋友在餐桌上聊天时,他有意识地将桌上的一件件的餐具往朋友那边移动,结果本来谈得很热烈的朋友开始变得心神不定,最后终于提出抗议,说他感到了某种压力。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精神领地。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角,他们处处“呵护”学生——满堂灌、“体贴”学生——满堂问、“关爱”学生——满堂说(学生说)。当然,这种行为绝无恶意,但却忽视了在自己“善良”的同时,忘记给学生“保留一点心灵的空间”。教师在“灌”“问”的同时,还要给学生领悟、思考的空间,因为学生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进行情感体验。
其次,以情激情。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非常重要。实施教学之初,教师要以情激情,师生互动,以此达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沟通,进而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所创设的精神世界,进行独特的情感体验。这首先要求教师首先走进文本,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以此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共同体验。例如,曹禺先生的《雷雨》在刻画周朴园时,多次使用了“哦”字,不同的“哦”体现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可以亲自扮演周朴园,用不同的表情来表现“哦”,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走进周朴园的内心世界,通过真切的情感体验,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准确体会“哦"字的内涵。
三、构建学生“野性”阅读的平台
应试教育下的语文阅读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考试。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被一道道艰涩难懂的阅读题所替代,做题时学生的思维只有与命题人的思维步入同一条轨道方能做出正确答案。学生阅读时本应该直接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样一来,在学生与作者之间由于加上命题者这堵“墙”而使阅读活动成为“隔靴搔痒”,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拆掉这堵“墙”,构建起能使学生放飞心灵的“野性”阅读(即个性阅读)的平台,唯有这样的阅读,才是自由的阅读,才是使生命个体自由跳动的阅读。
四、树立写作教学的新思维观
学生写作的程式化、“假大空”,是写作教学中陈旧、封闭的思维观念的产物。这种写作,是一种“庸俗化的套路写作”,由于写作主体的丧失和人性的缺失而成为“无魂”写作。其本质特点是“思维苍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生机,缺乏个性。因此,写作教学应尽快走出“应试的魔窟”,冲破“思维标准化”的怪圈,树立新的思维观,鼓励学生写自由文,写放胆文,真正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回归。为此,我们倡导以下三种写作:一是为“我”写作,这样的写作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思维得以激活,心灵得以放飞;二是有“我”写作,这样的写作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三是忘“我”写作,这样的写作由于既注重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宣泄,也注重了思想的交流和传递,因而更具有社会价值。
总之,在“敲门砖式”的单纯的应试语文成为世人忧思的“教育病”的今天,“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急需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更需要广大的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地践行。
李洪义,男,河北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