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高一新生的语文教学关注

作者:刘建辉




  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然而自主是一个过程,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为了让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高一新生能主动学习,主动求知,主动根据自己的思维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知识,我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如下体会,供同行参考。
  
  一、关注生命体验
  
  教育研究表明:在内化和发展中,体现是最为重要的作用。文学即人学,文学创作与人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英国谚语云: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是一个个有自我生命体验的学习主体,同时作为施教者老师的生命体验也不同于创作者与学习者,因此,我认为学习语文时关注生命体验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眼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以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参与课堂活动,在体验中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着眼于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比如在讲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理解,我带领学生登临古塔眺望赣江,让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去体会感悟伟人少年时情怀。大部分同学积极主动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少是新颖独特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关注学习信心
  
  有研究员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显示:一半左右的中小学生对没有把握答对的题目选择“想答,但担心答错”且“根本不想回答”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这种现象在语文的主观题中更为明显。我和同事们都有同感,究其原因,这一现象往往是因为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学生难以发展,不敢发展,这种现象在高一入学的新生表现更为突出,他们因在小学和初中教师“关怀”过多,普遍缺乏自我学习信心而“等、靠、要”。
  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宣扬老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要有“我能自已学”这一理念,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教学成为“学生尽快摆脱教师的过程”,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赏识,让每一个学生在“获得认可与欣赏”中逐渐走向自信。如在教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时,我跟学生阐明此文是自读课文,他们应根据前面课文的学习,学会自我欣赏和鉴赏,难度不大,你们应有信心,也有能力理解。虽如此,仍有些同学由于“依赖老师惯性”,不敢或无法谈自己的看法,因此,我从简单问答的设置,让一些答题较大方的同学来答并给予适当的肯定,激发起学生这些问题我也能答好的信心。果然,许多同学踊跃发言,出乎意料的是我班一位很缅甸的男生也激动地发了言,我带头为他鼓掌,这之后,他每次都能较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当然自己也由“教书的”提升到“教人的”了,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关注学习需求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条件、速度情况下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和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这种求同而存异的方式背离了因材施教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形象地说,学生自始至终在“吃大锅饭”缺乏自主选择,食欲必难满足。有人不想吃,有人吃不了,有人吃不饱。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乃至创造空间,让学生享用“自助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过程,在学习中体会快乐。比如在教读舒婷的《致橡树》时,由于是爱情题材,许多同学有较浓的兴趣,特别是有些朦胧的涉入爱河的女同学,她们渴望更多地了解爱情知识,因此,我从网上下载了关于中学生爱情的文章,让她们交流探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
  当然,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这两个环节,一是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及同一学生不同方面的兴趣,二是辨认出对该学生终身发展有影响的兴趣,并帮助他认识自己稳定的兴趣。
  
  刘建辉,男,教师,现居江西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