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
作者:王培金
一、诱发审美体验
即创造一定的美的氛围,把学生引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这是审美与创美的第一步。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艺术世界,是对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美的浓缩。有“月下荷塘”的朦胧美,有“天姥山”的梦幻美,有“秋夜赤壁”风月美,有“雨中泰山”的自然美,有“荷花淀”的人性美,也有“雷雨”中的悲剧美。正所谓“无山不含玉,无水不藏玉”,无花不含情,无草不蕴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录音、影视工具提供的音乐形象和视觉画面,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也可以借助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还可以通过分析作品描绘的画面和形象,把学生带入文章的境界中去,让学生领会不同领域不同形象的美。然后,再配合教材选读有关诗文作补充延伸阅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在教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可先放录音,让学生静听,把学生引入课文意境。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古风》(其十九),从思想上和《梦游天姥吟留别》加以比较。让学生明确《梦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世界,蔑视权贵的精神,写出了诗人傲岸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与官场决裂,高蹈出世的诗人形象。而《古风》(其十九)则表现的是诗人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展现出的是诗人忧国忧民、怀念民众、欲离还顾的形象。
二、挖掘审美因素
即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再现教材中美的因素。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艺术境界的基础上,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的感情与作品寄寓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为达此目的,可以通过分析,咀嚼文中重的字、词、句,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使学生在受到感情熏陶的同时,更能提高审美情趣。如教授王维的《山居秋螟》时,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两句的主动者是“浣女”和“渔舟”。只有浣女归来竹林才会喧闹,只有渔舟下流莲荷才会动摇。但实际上,诗人先听到的应是“竹喧”,先看到的是“莲动”,“竹喧”说明竹林深密,“莲动”说明莲荷稠密。另外,竹林是静的,因浣女而喧;莲荷也是静的,因渔舟而动。两句都是动景与静景相结合,描绘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美好意境。因此,通过深入地玩味,与作者共鸣,就发掘出了作品中蕴含的美。
三、深化审美活动
感受美、欣赏美的目的在于实践美,而审美实践活动的内容又十分丰富,既有欣赏性,又有研讨性。在教学活动中,仅仅满足学生感知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对美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学生将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揭示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如在教读《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可先让学生谈对课文的理解,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和评价,让学生体会,作者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过于武断,它并不就是创造艺术作品时必须追求的。比如绘画名作《蒙娜丽莎》,它的画面基本没有毁损,但同样向欣赏者们暗示了丰富的内容,在美术史上它的地位和影响丝毫不亚于断臂的维纳斯。
四、进行审美创造
正确审美观的培养和形成,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去锻炼培养,使审美观真正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实际指导思想,真正成为一个人审美修养的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创造美可以通过片断训练的形式来实现。如诗歌续写,短文扩写,长文缩写,片断仿写等都可以灵活加以运用,有时还可以综合运用。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将个人的不幸,现实的动荡,政局的腐败都融入到秋姿、秋色、秋声、秋味、秋意中去了。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清、静、悲凉心灵之秋的折射,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该文突出的特点。在总结这一特点时,可先让学生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形式,创作小诗,深化对该文特点的理解,后由教师修订,给出示例(“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青天,秋草蓝花残垣,落蕊铺地,断肠人在故都”)。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审美情趣的培养,有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才能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才能分辨“香花”与“毒草”,从而正确地选择美的内容,摄取美的精华,探知美的奥秘,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王培金,教师,现居湖北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