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作者:陈荣祖
1、语言的魅力只能通过感受体悟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媒介是语言,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感受体悟的。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本身,试图用影视图片来替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体悟,那显然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也不例外,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比如宋玉笔下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敷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东家之子”,我们就很难用文字之外的手段去表现他,而只能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玩味中加以体会。
语言学家王德春先生写过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文章:《学“东西”》。描述一位教师给外国学生讲解“东西”一词的情景:教师准确、全面、详尽地解释了“东西”一词的含义、功能之后,要求学生造句,结果却笑话百出,诸如“老师和我都不是东西”之类。这个例子很形象地说明了语言是需要体悟感受的,任何表象化的东西都无法代替语言本身。
2、想象力是最好的语文能力
表面上看多媒体的使用很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事实上它却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与再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对语言的学习,语言符号具有画面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借助语言符号学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者可以通过语言符号这一媒介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而进行再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种想象再创造就没有语文能力。而多媒体的使用恰好钳制了学生的这种想象力,原因是它的所谓的丰富的画面正好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比如:高中时读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头脑中便有了一个阿Q的形象,后来随着阅历的丰富,阿Q的形象也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但自从观看了《阿Q正传》的电影之后,这种对阿Q形象的渐变过程便消失了,阿Q的形象在意识中定型了。由于对阿Q这一形象丧失了想象力,阿Q便在自己的心目中死了。总之,语言是丰富的,画面是僵死的。
3、个性化的文本阅读行为是难能可贵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这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学生对文本的初读感受。由于阅读主体的个性体验的千差万别,学生的认知结构、文化积淀和生活经验的必然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在解读课文时所形成的语言形象的必然差异性,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这种差异会显得更加明显。比如笔者在教读《守财奴》时,学生理解的葛朗台的形象就不仅仅停留在虚伪、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等特点上。除此之外,还有葛朗台是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人物,葛朗台是具有革命性、进步性的资产阶级新道德的代表人物。学生的这些个性化理解不无道理,也是弥足珍贵的。
语文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象,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而且这种品味和体验是充满个性化的。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味,更不能代替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或者说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恰好扼杀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阅读。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言的阅读为主体,任何其他的方式都是次要的,都必须处于从属的位置。
4、文本才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媒介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最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对话。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就是师生的交往互动。而且这一过程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在语文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媒介应该是文本,而绝非其它任何东西。或者说,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文本而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媒介。可是,眼下的现实是许多教师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只用冷冰冰的课件来与学生交流,减少了师生之间切磋、交流的机会,淡薄了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师生情感交流的唯一媒介的文本被排除在了课堂之外,无形之中阻断了师生情感互动的纽带,师生情感的交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而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多媒体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只能起一个辅助的作用,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因此说只有文本才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真正媒介。
陈荣祖,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