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带学生体验语文
作者:莫爱文
一、在诵读中去体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体悟语文的情、理、趣的重要一环。
1、老师范读。一位老师介绍经验说,他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在学生看完第二部分以后,紧接着他给学生念了另一篇表现母爱的文章《娘啊,我的疯子娘》。学生听完文章泪流满面,打了放学铃还不愿意离开教室。一位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的老师讲完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进行了范读,读完最后一句:“韩麦尔先生说:‘放学了,你们走吧!’这时,所有的学生都被带到小说的情境中,下课铃响了,仍然呆坐着,很久都没反应过来。看,这就是体验的魅力!
2、学生读。在一堂《拣麦穗》的公开课快结束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文末“等待卖灶糖老汉”那部分,教室十分安静,学生声情并茂的演绎将大家带到了那个古老偏僻的山村。读完后,老师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诵读,是进行文本整体感知的最佳形式,这是任何支离破碎的讲解所无法相比的。
二、在对话中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学范式由“接受”范式转为向“对话”范式。
用描述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它所呈现的是一个虚拟世界,意在表现与抒发个人的性情,追求“善”,表现“美”。因而文学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读者利用自己已有的先在经验,在作者创造的艺术空间里去想象和生发,以突出理解和体验的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因其阅历有限,需要老师在他们与文本之间铺路架桥。理解《项脊轩志》悼念亡妻的真挚情怀,可以联系苏轼同样是悼念早逝的爱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与其声嘶力竭讲授老舍《我的母亲》中母爱的伟大,不如在课堂上给点时间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母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面对一群身体健壮、未经世事的少年讲《我与地坛》,不妨让学生去先关注一下身边的残疾人的生活的艰难,给课堂创设一种氛围,不然,他们很难体会到作家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双腿的悲痛、彷徨与无助,最多是以一位麻木的旁观者去审视,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笑声也不足为奇了。
体验文本,需要老师有较强的理解文本、驾驭文本的能力,必须尊重文本,让文本说话。我们往往不注重文本自身的挖掘,而习惯于关注文本以外的东西,结果常常打阅读的擦边球,或者本末倒置。比如,那堂《项脊轩志》的课,多多体味一下文中情,至于细节描写的分析,那是形式上的东西,是为表达中心服务,这点要明确。
三、在写作中体验
体验文本,让学生就相类似的题材进行写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语文教学,还得动笔写。粤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体验情感”的主题,学完老舍《我的母亲》等几篇课文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写亲情、友情、乡情方面的文章。第三单元,学了钱钟书的《窗》、莫利的《门》、丰子凯的《渐》等几篇文章后,可布置学生学着写写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深刻的哲理。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对文本的体验就会深刻些了。
四、在实践中体验
毕竟,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有着无穷的乐趣。体验可以形成丰富的记忆表象。联想、想象的发生是以表象为出发点的,想象力的发展影响着智力的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条件,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力学习的必要条件。
与其费尽口舌解释“冷”的含义,倒不如将一滴冰水滴在学生的手上来得真切;与其在课堂上大费周张让广州地区的学生从《胡同文化》中体味颇有京味色彩的文化,不如从考察粤地的骑楼文化中领悟区域文化的多姿多彩,从而体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经典……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的文本都可以拿来进行体验。要考虑文本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千万不要唯“体”是举,以致弱化了语文学科中文学的审美功能。
一些文字隽永的文章的作者也是历经生活的磨难、时间的沉淀才有了对生活本身的认识、领悟,作为读者须用心去体会。简单的几句又如何概述得了?我们又怎能借“体验”的外衣就轻巧掩盖那些不轻易外露的情感?倒不如让学生掌握文本,储蓄“能量”,应对日后生活的种种状况,以彰显文学作为一种精神食粮的地位。
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实现自由表达欲望,教会他们体验的方法,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一定能体验到归有光“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心悸,体验到鲁迅“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深邃;体验到祥林嫂在失去儿子之后“我真傻”的况味,体验到《项链》里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后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和人家讨价还价的生存际遇……
那样,走过中学,我们的学生会说:语文课有意思!
莫爱文,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