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让美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作者:蔡玉梅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语文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的人文精神,淡化了语文课堂的审美意识,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去甚远。为与新课标精神相吻合,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美的阅读环境,去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在生活实践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美,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美的感受。这些尝试,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里我将自己在语文教学审美训练中的感悟和体验撷取一点出来,以求得到各界同仁的进一步指导。
一、在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教材中,美育的渗透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便捷。现行的教材,按比较通行通俗的说法,其美育材料的美可分为三类: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在每册新课标语文中都有侧重的单元可以提供,而艺术美几乎篇篇课文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体现。如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第四、六单元重在歌颂自然美;第一、五单元重在表现社会美;第二单元重在艺术形象美,第三单元是园林名胜的美;各个单元各篇文章中都渗透了艺术美。
山水有情,草木知意那是自然美,它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唤起了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朱自清的《春》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那如诗如画的春景是客观存在的美景;为了种群的生存用自己的牺牲为后世架起一座生命之桥的老斑羚;由春的耕耘,夏的热情所凝成的《秋魂》;在教学中通过审美活动无一不在学生心中形成了美的定格。
文章本非无情物,自然界的景物只有在教学时把作者倾注的独特审美感受挖出来,才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鲁迅的“百草园”,究其实,只不过是座杂草丛生的废园,但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教学时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带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去体味文中的语言,这时无论是“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还是“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或者是“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都充满了“无限的趣味”。“石井栏”、“皂夹树”、“黄蜂”、“叫天子”等景物是客观存在的,“光滑”、“高大”、“肥胖”、“轻捷”、“低唱”、“弹琴”等就带着作者主观的审美感受。有了这种主观审美感受,客观景物就成为艺术形象,杂草丛生的废园,就成了儿童心中的“乐园”了。
高尚与卑下,正义与邪恶,真善美,假丑恶,泾渭分明这是课文中的社会美。唐睢大义凛然不辱使命令人起敬;鲁迅为救国而赴日本学医,又为救国弃医从文的爱国精神值得景仰;“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以喜剧形式出现的悲剧令人深思;《芦花荡》中舍命救人英勇杀敌的老头子叫人难忘……这些课文,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的社会境况,学生通过学习,在感情上受到了熏陶,在理智上得到了启发,认识到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学习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产物。用桃核雕刻成的“大苏泛赤壁”那“不盈寸”的“核舟”是艺术宝库的精华;孔乙己、唐睢、于勒、奥楚蔑洛夫等是艺术形象中的典型美;生动、形象、朴素、含蓄是艺术美中的语言美;条理、规律、环环相扣是艺术美中的结构美;记叙、议论、说明、小说、诗歌、戏剧是艺术美中的文体美,可见语文教材中的确存在着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在教学时不给学生一个“精确”的解释,不送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就会让学生获得体验美的乐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这些美的材料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作用。如《孔乙己》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既言“的确”,又说“大约”,究竟孔乙己死了没有?这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于计白当墨的空白处,戛然而止的结尾处,难以言传的感受处,虚实相生的表现处,似是而非的矛盾处,通过主体对客观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句子的结构组合,意义关系的摇曳多姿,从中获得了美感,获得了创造性阅读的乐趣。于是,孔乙己遭人冷漠,不屑为人关注的不幸命运,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世态炎凉,让学生产生了“绕梁三日”之感,大大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
这里还应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课文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在教学中不容疏忽,不可顾此失彼,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同时明显地体现了这三美,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尝试着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中去,“经历”里面的事,“接触”里面的人,“感受”里面的景,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洞庭湖阴晴变化的自然美,又使学生学习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会美,还使学生欣赏到环环相扣的结构,凝炼优美的语言,领略到艺术美。因此,只要我们去发掘,教材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二、在生活中发现美
学生怕作文,觉得没什么可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精细地观察生活。同一个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学生中就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园,在一些学生的眼里,觉得司空见惯、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好写;而在另一些学生眼里却又变得色彩缤纷,千姿百态,什么都可以写。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就在于一个善于发现美,一个却不能,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呢?近年来,我是这样尝试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范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观察练习。比如,让学生描写某人的一颦一笑,刻划某物的一鳞一爪,描写市场的一角,校园的一隅,或记下一次有趣的对话,或写下一个动人的细节。从此,不少学生的观察越来越精细,比如有次有个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在观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脚步后写道:老年人腿脚沉重,步履艰难,起步不高,走起路来发出“突嚓、突嚓”的脚步声;中年人身强力壮、脚步有力、举步高远,发出“卟噔、卟噔”震动大地的脚步声,确实抓住了特征。由此,不少学生产生了观察生活的兴趣,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并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解决了无啥可写的问题,扭转了对作文的畏惧心理。有个学生说:“过去怕作文,感到作文难写,脑子空空的,怎么也挤不出点东西,只好抄抄书报,好歹凑合一篇交差。从开始写观察日记,脑子里有了储备,就不愁没啥可写了,现在还真盼作文呢!”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既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只要精细、深入地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写文章的素材丰富得很。只要我们教会学生会看、会听、会感觉,并花力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就教会了学生热爱生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这样,作文时就不再是空洞或缺少真情实感了。
三、在作文中表达美
语文课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还要让学生善于表达美,这样,既能巩固学生从学习课文中,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在表达中进一步接受美的教育。大自然的风光是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人和事是美的,改革开放中的许多社会现象也是美的。让学生把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头上书面上表达出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我给学生设计了一节口头作文活动课,要求学生用上“比拟”的修辞手法,体味比拟在写作中的妙处。我先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些短语:小河边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骄阳、秋风中的落叶、洞庭湖的波涛。然后启发学生:假如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思想感情,那么,你从这些事物的形态看出它们的喜怒哀乐吗?一提问,打破了平时老师讲学生听的沉闷,学生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小河边的垂柳是欢快的,有的说是悲哀的;有的说空中的新月是凄凉的忧郁的,有的说是清新的愉快的。总之,同学们都沉浸在美丽的联想中。尔后,我告诉他们:大家的发言都在漫不经心中运用了比拟。接着就要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用比拟手法进行描绘。结果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有人对着教室门说:“她是那样稳重大方,礼貌地接待着每个来访者。”有人描绘有点陈旧的讲台桌说:“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从来没有想到要离开自己的岗位。”有人指着窗外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说:“瞧,她们追逐着,嬉戏着,又欢笑着,累了,才肯安静地歇歇脚。”一下子,大家都惊异于这个司空见惯的教室竟如此有魅力,觉得自己生活的环境从来没有这么美好过,而自己也从来不曾这么热爱平平常常的周围世界。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口头表达的美景、美事,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让学生创造了美。
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体味美、发现美、表达美外,老师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自己教学语言和个性涵养的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课堂语言,应当简洁、流畅、清晰、生动,速度适中,富有变化,有感染力。倘若课堂用语平铺直叙,干干巴巴,吞吞吐吐,势必使人乏味,教师自己也感到别扭,好的心境和美的享受也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美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美感渗透,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也不再是一纸空文了。
蔡玉梅,教师,现居湖北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