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在听说读写中渗透道德教育

作者:蒋锦芳




  于漪老师说过,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牵引人的灵魂进入精神境界的,语文作为母语能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其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现行的语文课将道德渗透异化为道德灌输,口号式教育大行其道。试看: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呀?”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建设祖国而读书!”;上《土地的誓言》,某老师让全体学生举手宣誓:“为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是孩子们的心声吗?当学生众口一词、整齐划一喊出这些响亮的口号时,我们的德育教育便彻底失败了。思想的提高、道德的完善,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而“口号教育”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它使思想熏陶与感染成为文字游戏,鲜明生动的德育渗透变成生硬、乏味的说教与灌输,美妙的精神享受成为痛苦的精神折磨,学生由此而麻木与冷淡,甚至反感与抵触,这样,道德教育自然就难逃无效的厄运。
  有效的道德教育应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中,它需要个体的情感、意念与认识上的认同与接纳,并转化为行动上的诉求,这样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润物细无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一、听出喜怒哀乐,领悟人生真谛
  
  有位老师教《孔乙己》一课,临下课时问学生:“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啊!”老师又问:“他在离开我们的时候是用的脚吗?”学生肃然答道:“用手。”老师顺势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说道:“孔乙己就是这样用一双满是泥污的手走了,走了,走出了生活的舞台,消逝在人们视野之中,淡忘在人们的记忆里……。”老师边说边随手把黑板上大大的“孔乙己”三个字从后往前一一擦掉了,最后黑板上留下了一片空白……教师如诉如泣的语言,使学生对人物的悲惨命运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孔乙己的悲剧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久久难忘,“同情”“控诉”“庆幸”长时间写在不同学生的脸上。
  上《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校的一封信》一课时,我让学生边听画外音边观看PPT:八国联军入侵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外国的博物馆中的珍藏中国国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试爆成功;2008年申奥成功;2005年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成功地返回地面。当学生看着这些真实的画面,听着动人的解说时,先是义愤填膺,而后激动万分,还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有尊严”的道理开始在学生心理潜滋暗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唤醒了,这时,我深情地对学生说:“你们当中将来有医生、有教师、有解放军、有歌唱家、有航天员、有环保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会有你们的身影。老师祝福你们赶上了好时候,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学生的爱国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发愤学习,为国争光。
  也许是巧合,上《生命 生命》时,外面一片喧闹。原来学校边村庄的一个中年人去世出殡。学生东张西望,十分好奇,课堂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我把这个中年人因为患病忍受不了而自杀的事讲给学生听,巧妙地引入课文的教学。整节课因为学生有了对生命消逝的直接体验,上得很流畅,学生对“生命是伟大的,也是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理解得很深刻。
  
  二、说出是非曲直,树立价值观念
  
  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老师问:“羚羊木雕该不该收回?”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强烈反应。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却没有结果。我抓住“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这句话中“好朋友”一词,提出问题:“好朋友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好朋友要怎么样?”通过讨论,学生真正领会到好朋友是有真正友谊的人,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至此,羚羊木雕的收不收回已经不重要,学生已明白了道理。我又从羚羊木雕引发到生活中的事,谈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学生兴趣盎然。这种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谈论、争辩、诱导的方法,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既锻炼了口才,又学会与人相处。
  上名著赏析课《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教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后,用“我敬佩(憎恶、气愤、同情、叹息)……”句式谈读后感,学生纷纷发言,说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结果有学生说“:我敬佩白骨精,她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灰心,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我要向她学习。”对于该生的回答,教师沉思片刻,就给予表扬:“噢!你想得果然与众不同,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了不起!”被表扬的学生喜滋滋地坐下,其他学生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教师也没有再作引导,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教师适度地肯定该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做法是可以的(说“了不起”有点过头了),但另一方面也应及时地予以引导,因为该生的回答明显违背了课文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普遍价值观。教师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就“装聋作哑”,不分是非,放弃基本价值观的引导,这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三、读出酸甜苦辣,热爱多彩世界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当过越剧演员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范读《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文, 声情并茂, 如泣如诉。当读到“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时,教室里响起了抽泣声,读完后,教室里哭声一片。“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那一天,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朗读原来可以这样动人!当老师把真挚的感情融入教学之中, 学生也会为之动情, “润物于无声处,”这样有魅力的朗读,我后来又见识了几回。在2005年浙江省六地市课堂教学观摩会上,一位女教师把《安塞腰鼓》读得荡气回肠,活灵活现;2006年11月,在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特级教师韩军激情演绎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他把诗人对乳母、对故乡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陈仲梁老先生在杭州讲学, 把敌人嘴里的“钱儿”和方志敏嘴里“钱”描摹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两种人的心理和性格,从而使学生对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者理解得更加深刻,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
  专家和语文界优秀代表的朗读水平,令人望尘莫及,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美读”。《听潮》一文恰似一曲雄壮有力的交响乐。朗读节奏由缓慢、到较快、快,很快,不断变化,这变化体现了大海从醒来到搏斗,经搏斗到胜利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壮博大;从《春》里,学生读出了欢欣愉悦、读出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从《记承天寺夜游》里,学生读出了“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的闲适与豁达,读出了面对人生不如意时应有的态度;从《卖炭翁》里,学生感受着沉郁顿挫,读出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从《最后一次演讲》里,学生沉浸在慷慨与愤怒中,读出了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的中国人的志气……语文课的读,必不可少。读要如韩愈所说“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要动用全身心的力量,用眼观察、用嘴表达、用心体味,用耳倾听;可摇头晃脑,可伴以手势,动作,反复诵读,细细玩味,对文章的气势,节奏、情感、韵味便会心领神会;这样,就可以完全沉浸在文章思想情感的芬芳里,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物我两忘、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书声琅琅,情意融融,这才是真正的“美读”。
  
  四、写尽世间百态,悟出人生责任
  
  语文特殊的学科地位和教学方法, 使得语文更容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于漪老师讲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学生在作文里写了这样一段话:“终于放学了,我的肚子已经对我叫了好长时间了,飞跑到家,看到妈妈烧得一盘热腾腾的青菜,它的每一个细胞都还活着呢。”于漪老师对他的“每一个细胞都还活着”大加赞赏,“狠狠地”表扬了他。语文课,可以通过写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自信、取得成功,让每一位学生悟出自己的人生责任。
  写对联:上完《吆喝》,老师出了上联:“一声吆喝,市井生活酸甜苦辣酿百味”让学生对出下联。“万种风情,民族传统春夏秋冬呈五彩”等下联从学生笔下倾泻而出。
  写诗歌:读《土地的誓言》,补写诗歌:“那段屈辱的历史/积淀了东北人民血雨腥风的苦难/浓缩了东北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你——誓为家乡的解放而奋斗。如今和平年代……我……”通过写诗这一环节,学生写出紧迫感、荣誉感、责任感。
  写小论文:上学期,省厅下文要求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写环保小论文。因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向人类提出了挑战。写什么呢?学生通过各方调查,深切了解到我们可爱的家园,由于人为的破坏,追求短期的利益,缺乏长远的打算,地球环境已经不断地恶化。如:河流的污染,湿地的减少,珍稀动植物的灭绝,过度的砍伐,水土的流失,气候的变暖,白色污染,非典的爆发,禽流感的蔓延……无一不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学生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生活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几个论题,写出了《口香糖引起的“SOS”》、《善用纸张,保护资源》、《婺江水资源的调查报告》、《汽车尾气的危害》等多篇优秀论文,其中有四篇获省级奖励,《口香糖引起的“SOS”》获浙江省环保小论文一等奖。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切了解到我们可爱的家园,已被严重污染了,我们生存的地球,已经伤痕累累,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否则,人类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学生感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已经不是一句空头口号了。
  语文课中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无急于求成之功利;应该是一次敞开心扉的对话,无居高临下之压抑;应该是一种自我悦纳的享受,无言不由衷之勉强;应该是一段快乐的精神之旅,无提耳听命之折磨。时时把德育渗透在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的德育,学生才能刻骨铭心,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蒋锦芳,教师,现居浙江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