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2006年湖北仙桃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作者:王庆中
一、突出了人文性和教育性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总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则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这些新理念下,仙桃、潜江、江汉油田联合命制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具有这些教育意义的内容随处可见:
(一)重视古诗文的考查。古诗文考查形式有:默写,古诗词赏析,古文段阅读探究。古诗文考查的分值共22分,即默写7分,赏析3分,阅读12分。古诗文的分值占整个卷面分值的18%,这个分数比例接近古诗文考查在高考试卷中的比例——20%,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可以说既达到了强化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又对初中的古诗文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重视考试的教育功能,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阅读题《缺席的魅力》就是对学生进行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教育,像第15题“你觉得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缺席’和‘劳作’,才能积淀实力,享有魅力?”这样的设题,就是引导学生怎样做人。《父亲的自行车》的阅读探究题是对学生进行“亲情与爱”为主题的教育熏陶。又如写作部分的材料作文中一段文字材料,说“了”字的功能,警醒学生“学会珍惜之道”。
总之,这份试题在内容上熔人文性和教育性于一炉,融语文能力测试和思想素质考查于一体,是一份真正凸现人文性和教育性的试题。
二、凸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了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针对“独特”二字,出题者在试题中从试题设计到答案,都力求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一)选材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现代文阅读的两篇文章均来自课外,考查了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的能力。这种做法既体现了“得法课内,得益课外”的原则,又可以进一步放开教师的手脚,让他们能在教学中对教材大胆取舍,创造性运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再是“教教材”,这必将大大促进语文课程改革步伐。另外,本试题中的名著阅读考查,要求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作答,这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体现了一定范围内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答案的开放性、灵活性。所谓开放性、灵活性,指不设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发挥。它的特色是答案灵活,不求惟一,鼓励考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开拓考生的思维。这份试卷,无论在阅读试题中,还是在积累运用部分、写作部分,都体现得比较明显。像第5题设计的3道小题,围绕某一名著写三个方面内容:人物形象、精彩情节、读后一得。这道开放性试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又如第15题,谈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缺席”和“劳作”,答案只要从“缺席”和“劳作”两方面作答,列举情况,言之成理,思想健康,语句顺畅即可。再如第20题,要考生续写文中的“我”的回信,只要围绕“我”的心理和全文思念、崇敬、感恩的感情基调来写即可。还有第23题,要考生评价一则消息,无论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这些开放性试题,为考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保证了每个考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充分扩展。这份试卷的写作部分是让考生从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来写,一个是半命题,《的背后》,仅这个半命题就给考生开放灵活的空间。一个
是材料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来写作,这又是开放灵活的体现。
三、体现了科学性和综合性
语文试题的科学性有重要的两点:一是试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特点,要体现最实质的内容,同时又不会使考生作答时对题目所指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或歧义;二是指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有梯度,讲求适度。例如,记叙文阅读《父亲的自行车》一文,共设计了5道题,第一道是“父亲的自行车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考查的是记叙的线索;第二道是概括全文体现父爱的几件事,考查的是概括能力;第三道是联系语境品味词语的表达作用,考查品味语言的能力;第四道是说文中的一段文字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考查写作中的选材立意能力;第五道是续写文中“我”的回信,考查的是阅读感悟能力。五道题考查五个方面的能力,呈现出从易到难,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再到拓展迁移这样一个梯度,科学性表现得很突出。课外文言语段的比较阅读的设题从字词句到整体理解,更是出题科学性的体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语文试题的综合性主要是指知识和能力考查的综合。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考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必须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第4题不仅是仿写表达,更是考连贯思维,这道题的前两个分句写的春夏两个季节的景物,要写的横线处的后面是冬季景物,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这道横线上要写的句子必须是秋季景物。这是一道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相结合的典型题目。又如第11题的第二小题,要补写对联,这一题除了考查学生的对联和语法知识外,还考查学生对所选课外文言语段的整体感悟能力。对联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仗。出题者为了降低难度,把下联的前两个分句都对出来了,只要求学生对一个分句,并且在题目要求中说出了要结合文段作者的心境作答。只要把课外文言语段大致读懂,就不难对出“消除世虑之情”或“排解谪居之忧”等。这些题目,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
四、注重了文化性和地方性
这份试卷的文化性既体现在阅读探究题中,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要求补写对联,体现了中华特有的对联文化,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要求续写回信,体现了书信文化。而将文化性和地方性二者有机结合的就是“综合性学习”的题目了。如第21题,“端午节美食”活动:先来美餐一顿吧!在这一活动中,你吃到了自己家乡最具特色的端午美食,你能说出其中的二、三样品种来吗?这样的试题学生很乐意做,因为刚过完端午节,每个学生都吃上了自家的端午美餐。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地方美食文化。另外,短文修改材料也体现了地方性和文化性,材料大意是谈“仙桃市、潜江市现已加入‘8+1’武汉城市圈”后的“数字化移动生活”。学生在考场上看到仙桃、潜江的字眼后会有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材料内容渗透了当今的信息文化。
当然,白璧微瑕,这份试卷中有一个地方值得推敲,就是第6题的第一小题,如果把“词语”换成“二字短语”或“两个字”就好了,因为横线上只打了一个引号,这就是意味着要写一个词语,且括号标明“限写2个字”,而要写的答案“雁去”不是一个词语,它是一个短语。
总之,这份试卷如一缕春风拂面而来,登上语文教学资源网后,受到了全国各地初中语文老师的关注。因为它十分突出渗透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从试题到评分标准,处处以新课标为依据,这给未来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了一块“引玉砖”。
王庆中,男,现居湖北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