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想象:无中生有出创新
作者:田继忠
这尊“维纳斯”雕像为何独占鳌头,享有此等殊荣?一百多年来,学者们对维纳斯雕像进行研究,研究她那失去的两臂究竟是什么姿势,真是绞尽脑汁;美术家、雕刻家、考古学家们曾煞费苦心地为她的双臂设计各种复原的方案和模型,但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人们恍然大悟:任何有形的具体的补充对“维纳斯”都是无益的,不如让人们自己用想象去补充她那婀娜多姿的双臂好。
一、“神秘气氛”,昭示东方神秘哲学。
日本诗人小说家清风卓行说:“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这让我们联想到东方神秘哲学:“惚兮恍兮”“窈兮冥兮”“微妙玄通,深不可测”(《老子》),“虚而待物”(《庄子》)。这便是生命自无至有的诞生。“无物之象”“大象无形”(《老子》),这是至德至善至美的一种高级的存在。“维纳斯”的“缺憾”正如“无”,“无”何异于“有”?从虚无中见出丰盈,见出无限生机,无限神秘和无限的美。这是艺术最深奥的“道”,也是艺术领域的特殊规律。
二、杏坛流岚,乱花渐欲迷人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维纳斯”鉴赏话题,我们谈谈语文教学的创新理念。
语文教学误区二、三事:
现在仍有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说话”这样的层次上,许多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说话了,活动了,就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于是一味追求语文课堂的热闹,一味追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参与”。如有的教师教《雷雨》,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演“周朴园”的学生当堂吸着“雪茄烟”,吞云吐雾,演“侍萍”的学生披着纱衣,任意“演义”剧情,“热闹”一场,其教学的实效让人不甚了了。
其次,有的老师把课堂当作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他们备课时考虑的中心是设计出几个“亮点”,上课时全然忘了学生,口若悬河,倾其所学,激情四射,口吐莲花,得意处英语词汇反串,舞蹈动作相伴,颇有三月不知肉味之相,再看学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脸茫然,一脸惶惑。有人教《赤壁赋》即是如此,一节课旁征博引,大展才学,大谈苏轼研究,却是三纸无驴。
再次,貌似创新,花样百出,实质上仍是新技术掩盖下的“满堂灌”。一些教师夸大“多媒体”教学手段,一个鼠标包打天下,动画图片越俎代庖,取消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如有人教《长亭送别》一文,从网络下载美女图片充当崔莺莺,牵强附会引进《红楼梦》片断,不一而足。有人教《林黛玉进贾府》,那更是多媒体如鱼得水,囊括图片、插曲,课时无限延长,过了一把瘾。甚至讲《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要配放“梁祝化蝶”曲子。“多媒体”运用滥觞如此,掩盖了教师基本功的浅薄,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抹杀了学生创新的才气。刚涉入教坛的年轻教师因便捷易操作最易陷入此种误区。
三、语文素养,潜移默化想象中。
我们承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形式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也增加了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但这种活动的主体特征,还只是外在的,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肤浅的。我们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因而,并非任何活动都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并非只要学生活动了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不存在金科玉律和最佳模式,教师尽可以自己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学生的审美品格、思辨过程,与作品对话可以是多元的、开放的,就如“一千个读者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维纳斯”断臂,“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清冈卓行语)。教师的可贵就在于打开学生的第三只眼睛、第四只眼睛,把文本、把“形象”放在无数双富有创造力的眼睛注视之下,让学生拾起并重新建构、放大、美化而成无数同质异构的崭新东西。艺术鉴赏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任人依自己的眼力与心界在这一空间的某维度上凝定自己的水准,找到自己的感悟结点。这就是想象,这就是创新。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描写下雪情景,施耐庵只是写道:“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怎样大的雪,作者没有细致描绘,任由读者体会,特别一个“紧”字想象的空间无穷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要务求说尽,应当“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正地把思维想象创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无”中生“有”。
田继忠,男,现居甘肃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