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浅谈作文选材方法

作者:杨可朝 夏可军




  作文就像盖房子一样,盖房子时如果没有好的椽檩,即使图纸设计得再好,也是不可能盖出好房子的。同样,作文材料不新鲜,作文质量也将会大打折扣。一篇文章留给读者的印象如何,不是取决于它的形式,而是取决于它的内容。要使文章内容充实、新颖、生动、有趣,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在选材时独具慧眼,尽量选取新鲜、真实、有趣的材料。下面我介绍几种选材方法,供同学们选材时参考。
  一、新。常言道:“文贵创新”。就是用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新材料可以是来自生活和与生活同步的新人、新事、新物,也可以是司空见惯却又被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经妙笔点燃便焕发出奇光异彩的材料。
  l、选新人新事。只有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和事,才能更贴切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征。
  2、选不被常人注意的人和事。有些人和事,看起来很熟悉,却常被人们忽略。如果这些材料一旦被慧眼所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用新角度挖掘旧材料。有些材料,表面看来很旧,但如果站在新的角度上来挖掘,就很可能翻出新意来。
  二、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就是说选材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写人要“确有其人”,写事要“真有其事”,写物要“实有其物”,切不可脱离生活的原型而凭空编造,或“换汤不换药”,搬套别人现成的作文。如同学们平时写人记事,所写的人物很优秀,所记的事情很感人。可能自己心里最清楚自己所写的人和事的“真实性”。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优秀的人和事很难遇到,可又让人觉得这些人、这些事就在身边,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有真人真事作为原型,即写出的人或事在现实生活中要能找到影子,决不可虚构编造。只有选材真实,你笔下的人才能活灵活现,物才会栩栩如生,事才能生动感人。
  三、熟。就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耳闻目睹的最熟悉的内容。只有了解得全面透彻,才能把握住事物的内在联系,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在你周围有很多的人和事,但你未必对它们都非常了解。如果硬写你所不熟悉的东西,那么势必造成作文的枯燥乏味,空空泛泛。至于把道听途说或者捕风捉影所得的材料掺进作文,后果就很不好。
  学生作文大都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家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这几个方面是学生最熟悉的。如《爱读书的爷爷》《父爱如山》《母爱无价》《家乡的小河》《我的老师》《街道见闻》等等,光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题材的范围。选这样的题材是对的,因为这些是你最熟悉的,也是写起来最得心应手的。
  四、小。选材要从小处落笔,借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生活是浩瀚的海洋,我们只选择一束浪花;生活是茫茫的草原,我们只选择一棵小草;生活是雄浑的大合奏,我们只选择一支插曲。这朵浪花使生活更加千姿百态;这棵小草使生活更加充满活力;这支插曲使生活的乐章更加丰富多彩。如我校学生张晓红在《妈妈》一文中选择了妈妈为她做饭和送她上学的事:“外面还很黑,厨房里已传来炒菜的声音,扑鼻的香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着,肯定是我那亲爱的妈妈半夜三更起来为我准备早餐了。为了女儿赶路,母亲不知划过了多少次火柴,看过多少次表。我分明看见母亲那熬得红红的双眼,我转过身去,泪水浸湿了被子。‘女儿,起来吃饭,妈已为你准备好了,放在这儿,我去给你装馍。’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难受极了。马上就要起程了。母亲的心里不知是依恋,还是高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盯着我。‘妈妈,我要走了。’说着,脚已跨出了房门,母亲也跟着出来。‘妈,快去休息吧。’可她的脸上已流下了泪水,我不敢再看她一眼。默默地走出去了。忽然,她说:‘反正我闲着没事,把你送到山那边。’我劝她,可她就是不听,执意要送……”这件事写的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小事,却反映出了母爱这一伟大主题。
  五、深。写文章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对所选择的材料往深处开掘,即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精细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用深刻的思想意蕴给读者理性的启悟。如我校学生员光辉在《老人与黄沙》中,选择了老人与黄沙的材料,但并未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而是挖掘出了深意:“年年如此,老人的脸被粗砺的河风吹得黑紫黑紫,但老人的愿望却被吹得血红血红,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黄沙,年年捞得很湿很沉的怅惘。”作者以老人和黄沙为载体,表现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总之,我们在选择作文材料时,一定要将求新、求真、求熟、求小、求深几者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常写常新,生动感人。
  
  杨可朝,夏可军,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