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课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作者:张崇锋
一、在朗读中品味情感美
朗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文章入于眼,其气出于口,其声闻于耳,其旨记于心,从而体味出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感。诚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沁人心脾;其写意也必豁人耳目;其辞也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也真所知也深也。”阅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境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戚、共命运,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和熏陶。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体现了老舍先生一贯的文学主张,他以为,作家们所熟知的社会和地方,不管多么平凡普通,总是最亲切的,而亲切足以产生好作品。他们熟悉的一石一木,当追想起来,都能引出强烈的感情。景物与作家的联系,往往是一种心理的、生理的与哲理的关联。作家常把景物当成有心灵的东西看待。《济南的冬天》不但使我们领会到宇宙的秘密,也让我们看到作家感情的流露,读者仿佛能捕捉天地间的一种灵气,从而得到一丝启示和解释。
二、在欣赏中体会意境美
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它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字里行间寓真情,善于发现美的人能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美的意境,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许多优秀的文学大师都以其高雅的情趣、清新的笔触、引用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如鲁迅先生《社戏》的“出航”部分,作者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野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用景物描写形象地衬托出自己观看社戏的迫切心情,读来如身临其境。作者对社戏的描写更是令人神往:“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既飘渺又真实,是一幅神奇的图画,反映了少年鲁迅在江南水乡的一段美好经历,既有月色朦胧、渔火点点、豆麦飘香中的自由和惬意,又有民风淳朴、人性纯真中的童趣和欢乐。让学生反复阅读,细心品味,领略妙处,净化心灵,用作品展示的意境开拓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
三、在推敲中领悟语言美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语言是作者、编者反复锤炼、推敲的结晶,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是体现语言音乐美的典范之作。《春》的节律活泼而又平和,富于变化又不失稳妥。大量使用三音节词语“嫩嫩的、绿绿的、密密的”,平仄自然变化,音调抑扬顿挫,节奏舒缓自如,十分活泼自然,以一连串的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而且将作者盼来春天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全文604个字,轻音字和儿化字就有50多个,大部分用在句尾,读来轻快活泼,语义亲切,还大量运用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字,轻柔优美,犹如缕缕春风,形成了轻松明快的旋律,吸引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全篇句子简短、句式整齐、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向教师建议,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校应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和优美。朱自清先生以604个字来写整个春天,时间跨越长,字间跨越大,既写了自然界的春又写了人们心里的春,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名篇,这和他以文当歌,富于音乐美是分不开的。
四、在分析中感悟艺术美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的。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这对反义词统一在孔乙己身上,相反而又相成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必然命运,反映了世态的炎凉,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令人回味无穷。再如孙犁的《荷花淀》,对话朴素简洁、环境如诗如画、细节细微传神,令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语文课本中的大量诗词,充分显示了语文形式的整齐美、匀称美,有规律的音韵节奏,又使人感到一种和谐美,即使语文课本中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其内容和形式也是完美的统一,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指出:“美是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通过原创经典的学习,使学生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步入传统文化的殿堂,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姿,培养智慧、胸怀和操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张崇锋,男,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