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尝试

作者:赵艳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个性,有思想,有叛逆。对他们仅靠说理教育是不行的。必须要“润物细无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尝试着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效果还真不错。
  在学习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时,我问学生:如果格里高尔没有变成甲虫,而是遭遇变故,残废了,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的家人会怎么样呢?学生一致认为,结果会和他变成甲虫一样,因为格里高尔成了他家人的负担,他对于家人已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教学到此而止,将会使学生对亲情的认识非常狭隘。
  为了加深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我给学生讲了两个发生在我们中国当今社会里的故事:一个是“一个母亲和她女儿的故事”,一个是“一个女儿和她母亲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陕西某山村一农村妇女宋山梅。两个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女儿由于受洪水的浸泡,瘫痪了。四个孩子残废了两个,宋山梅的丈夫承受不了这个打击,疯了。这对于这个不幸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怎么办?宋山梅快崩溃了,她想到了死。正当她要把头伸向绳套的时候,她听到瘫痪的大女儿在喊:“妈,我要喝水。”这一声喊让她意识到,她不能死,她如果死的话,这个家真的完了。这时候她想到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路在何方,她不知道,但她心中有个信念:一定要让女儿站起来。于是她把两个健康的孩子送了人,把丈夫托付给亲戚。背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向着朝阳,她出发了。她知道北京在东方,到了北京,女儿一定有希望。就这样一路走,宋山梅一路帮人干活或捡破烂维持母女三人的生计。每走到一个城市,她们就要停下来。宋山梅不想让小女儿荒废学业。三年后,母女三人终于到达北京。徒步三万多里,历经十几个城市,好心人送的轮椅推烂了六个,宋山梅的鞋子穿烂了二十几双。其中的艰辛磨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想而知。到了北京,在媒体和好心人的帮助下,这位母亲终于为女儿们筹到了治病的款子。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个8岁的农村女孩。这个女孩在她8岁这年失去了父亲。母亲是个智障病人,没有一点生活能力。看着这可怜的母女,乡亲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好些人想收养这个女孩,但最终没有谈成。因为女孩有个条件:她要到谁家,一定要带上她的妈妈。后来镇政府为给这母女俩解决困难,让她们住进了镇政府的福利院。在福利院,虽然有工作人员帮助她们,但妈妈的衣食起居,小女孩从来不让别人插手。妈妈每天在地上爬来爬去,总是把衣服弄得很脏。虽然她只有水缸那么高,洗衣服很费劲,但她没有一点怨言。每隔两天,她都要给妈妈换衣服,用别人送给妈妈的衣服把妈妈打扮得既干净又漂亮。更让人感动的是,在爸爸坟前,她没有向爸爸诉苦,也没有流泪。静默中透露出与她年龄不相符的严肃。临行前,她还穿着别人送的花裙子在爸爸的坟前,跳起了舞,表现得很开心。她在告慰爸爸的亡灵,告诉爸爸她过得很好,让爸爸放心。
  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伟大的女儿,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她们没有逃避。亲情在她们心中是什么?亲情在她们心中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依恋,是一支永远动听的歌。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静得只听见呼吸声。我发现好些同学眼里都含着泪花。我知道我期待的效果达到了。在检查日记的时候,我发现在那天的日记里,有的同学写道:“……今天我特别想我妈……”还有的同学写道:“……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我对奶奶的大吼大叫,我真想扇自己一个耳光……”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感情是造成一切事业成功的伟大动力。”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语文教材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且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认真研读你会感受到其中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我还通过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让学生体会那种深沉的母爱,通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让学生感受祖孙情、叔侄情。通过苏洵的《六国论》、余秋雨的《道士塔》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赵鑫珊的《人是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通过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尝试,我认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唯情感教育是推进教学过程优化的最强盛的驱动力。情感教育会产生感动人、鼓舞人、调动人情绪的一种效应。这种效应发挥得好,就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课堂就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感效应,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且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赵艳萍,女,现居河南新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