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作者:李翠萍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人耳目”;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无疑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教育的素材。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古人常用诗言志,用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诵读吟咏,体味诗情
朗读是学习各种文体都需要的教学手段,在诗词教学中尤为突出。朗读表面上看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实质上是与对课文字词句的熟悉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程度都密切相关的。只有字词句了然于心,内容理解透彻,情感把握准确,朗读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教学实践证明,一首优美的诗篇,如果没有好的诵读,就无法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很难有较强的感染力,让人往往有遗珠之憾。反之,如果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声调高低舒徐的安排,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不知不觉地打开通向诗歌王国的大门,那必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再别康桥》是一首旋律优美、语言华美、意境深远的诗歌,在朗读时要注意它的节奏和押韵。《再别康桥》的第一小节中一连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而该诗的节奏也是非常轻快、柔和,并带着轻微的弹跳性。音节抑扬顿挫,声调循环反复,旋律显得轻灵明快,仿佛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另外《再别康桥》采用了二、四行隔行押韵和各小节换韵的方法,有力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前元音(e和i)和迅捷的、明亮的性质相联系,后元音(o和u)和缓慢的、阴暗的性质相联系,如将《再》各小节韵脚按顺序排列下来就是:ai ang ao ong uo eng ai ,会出现一、二、六、七小节是迅捷、明亮的,三、四、五这中间三小节是缓慢、阴暗的韵脚。这样,全诗在声音上就隐约有一个由轻快到深沉,再由低沉到轻快的回环变化,在意义上也就潜在地象征了诗人情绪上由明快到深沉,再回归明快的回环变化。从而又给这首诗制造了一种余音回荡、婉转悠扬的旋律,朗读时抓住了这些就能与诗人起伏变化的神思产生奇妙的共鸣。
为了达到情之所至,朗读者必须对朗读的内容认真细读,深入分析,以作品情境作为情感的依托,以自己的主观感受、理解为情感触发点,迸发出灵动的创造力,让思想感情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虚心涵咏,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让学生心有所感,情有所动。
当然,诵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老师的范读外,还可以齐声朗读,学生领读,几个学生组合读,单个学生表演读……
二、意象分析,把握情感
文学作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而诗歌尤其如此。诗歌的情绪,往往是通过基本单位——意象表现出来。因此,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欣赏诗歌首先就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
如我在讲解《沁园春·长沙》时,先要求学生逐一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层林、湘江、百舸、雄鹰、游鱼等,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色彩绚丽、动静结合的湘江秋色图情境再现,然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大力渲染秋天欣欣向荣的景色?作者在这些景物上面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们对意象的赏析,就不难看出一代伟人对中国命运深沉的思考,学生对诗歌的内涵和意蕴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又如《雨霖铃》的上片一开始,词人选择了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帐饮、兰舟催发五个意象,构成凄凉、暗淡的意境。“寒蝉凄切”点染送别气氛。宋代都门外的汴河两岸直柳,“高柳乱蝉嘶”,而柳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自然会触动离情。“对长亭晚”,意思更加明确,因为“长亭”已作别离地点通称。分别之时,“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白日登程,将别未别,延挨至于“对长亭晚”,表现了不忍离别,唤起下句的“留恋处”;此时“骤雨初歇”,无论如何也该启行,逼出下句“兰州催发”。在具体写到分袂登舟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场面时,“寒蝉”、“骤雨”却又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异于一般诗词中以景写情那样相互映合的交融。时节霜秋,寒蝉声凄欲断,但总还能够发出鸣叫;而人当离别,按情理应是“语已多,情未了,回首忧重道”,倒反成了“无语凝噎”,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的声音也难以发出。这却是将离别推向高潮,产生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在现实生活中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在元代作家马致远的笔下,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和情绪,让漂泊天涯的游子读后黯然泪下。因此,在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时,不必太注重“象”本身的特征,要注重“意”的内涵——即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理解。
三、名句欣赏,领悟情感
优秀的诗歌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诗中起码有一两句写得极为精彩,让人久读不厌。也许是因为这些诗句融情入景耐人寻味而成名句,也许是由于这些诗句有画龙点睛之神韵而成精品。总之,诗歌欣赏往往从名句入手,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的情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古典诗词的欣赏中,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前人的思想感情往往理解不透,我们可以从其中的名句入手,带动整篇的欣赏。
如李煜的《虞美人》,抒写的是他的亡国之愁,学生们不容易引起共鸣和同情,但作者却能将其深沉的愁思具象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这两句诗无疑是理解全篇的“诗眼”,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再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又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呢?所以此句融情入景,十分动人。
又如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两幅美好画面:前一幅是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意象。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意象。玉深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温润的精气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埋没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