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新课标视野下的鲁迅小说教学
作者:张家胜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有部分学生读不懂、甚至不喜欢鲁迅;或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理解不透、讲不好。社会上曾经喊出“中学语文不需要鲁迅”之声。究竟中学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情况如何,鲁迅作品对青年的人生成长是否有价值?笔者曾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访问和调查。从访谈和调查结果看,86%的大学生有进一步了解和深究鲁迅作品的念头;有相当多的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大多数中学生对学过的鲁迅作品印象不是很深,有一定的隔膜感。对早已在民间流传颇广的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熟悉的程度依次是:阿Q88.3%、孔乙己65.8%、狂人57.1%、祥林嫂52.4%、华老栓等48.0%、闰土38.1%。访谈中,无论是已进入大学的学生或正在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表示自己对鲁迅及其作品是有兴趣的,表示会主动的阅读鲁迅的作品,因为感到自己在人生的孤独、苦闷时会觉得鲁迅作品与自己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分析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兴趣的,愿意主动阅读鲁迅的作品的原因: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中承受着来自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高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以惊人的速度丰富和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生活,而青年学生在精神上则产生了明显的不可填补的空虚,甚至失落,因而使现代的青年学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学生在阅读心理方面对鲁迅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时鲁迅在作品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痛苦、悲悯、沉重和梦寐,使青年学生感悟到其作品中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鲁迅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揭露、痛斥、抨击、嘲讽、鞭挞,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学生在精神需求方面愿意主动接近鲁迅及其作品的又一原因。鲁迅小说具有洞察人生精神困境的深邃思想内涵和魅力,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事,都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但是,从优秀的鲁迅小说中投射出的新鲜有力的思想感召力,使它们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认真研读的对象。
分析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的原因。首先,鲁迅作品一诞生就注定成为日后的经典。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开始新文学创作不过两三年时间,但国内各书局和各省教育厅及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在他们自行编写的国文或国语类课本中编入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鲁迅作品。
1949年全国解放后,一切纳入新体制的轨道。语文成为负载新体制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当时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科更显得重要。说明了鲁迅作品在新体制下入选的目的。
1966-1976年“文革”期间,“左”倾思潮登峰造极。中学语文教学一味强调政治思想宣传,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者“政文课”。据了解,“文革”开始的头两三年,鲁迅作品因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传的目的而被逐出了中学语文课本。1969年开始,语文课所谓“文”的范围稍有扩大,鲁迅作品开始得到谨慎的恢复(仅限于政治针对性极强的杂文);1970年,文学作品的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1972年以后,只要是鲁迅的作品均不在被禁之列。概言之,“文革”中后期,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的时候,鲁迅作品成了中学语文课堂上惟一的文学教材。
1977年-90年代初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主要是对“文革”前17年大部分选目的恢复。
对此,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教授曾经解释中学语文课本中不能减少鲁迅作品的原因,他在接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记者的采访时,就“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这一问题,针对有人质疑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数量太多,对于中学生来说太难的问题,他表示:长期以来,大家之所以认为鲁迅作品难懂,最重要的原因是把鲁迅作品当作某种观念的工具,将学生接受鲁迅等同于接受某种附加于其上的观念。鲁迅作品恰恰是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着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在现代文学中,像鲁迅这样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作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正是对人的基本要求,要从直感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
其次,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长期习惯于用抽象的政治观念和阶级观点来机械地分析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把鲁迅作品变成某种政治观念的图解,把活生生的鲁迅讲成了某种政治观念的符号。查看建国后的语文教研资料及有关文献,将鲁迅作品的教育作用视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批评教师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忽视鲁迅作品的思想教育作用的内容俯拾皆是。笔者并不认为,语文课就要上成鲁迅思想研究课。但是教师有责任通过鲁迅作品教学,“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中新课标)把鲁迅留给中华民族的这份精神食粮的养料尽可能地去养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而客观情况是,多年来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不是语文味或文学味太浓,也不是忽视了思想教育作用,而是往往把鲁迅作品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又往往表现为某些空洞、抽象、深奥、难懂的政治观念的灌输。所以,才有相当多的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所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最需要的是还原鲁迅,还原文学,让学生在鲁迅作品的阅读中,“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新课标)。而不是借鲁迅来宣扬某种抽象观念。
如何还原鲁迅,还原文学。首先,语文教师要加强业务修养,深入了解鲁迅,提高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鲁迅作品难懂难教,这是许多人的同感。但解决影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要提高教师的业务修养,具有扎实的中外历史知识,要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道路,还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透彻了解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认真钻研作品,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不能过于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则说得更是直截了当:“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讲,确实是要求很高的。例如,鲁迅的小说很少用大量篇幅去表现包括农民在内的下层人民所受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和物质生活的困苦,而是着重表现他们所受的精神毒害、精神痛苦及性格变态。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要加强与鲁迅研究界的联系,及时使学术成果反映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之中,增加鲁迅作品教学的生气,活跃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文革”结束以后,鲁迅研究突破了30年来的政治图解模式,逐渐扭转把鲁迅思想一味紧贴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倾向,力图还原鲁迅以本来面目。但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与鲁迅研究界多年隔绝,使得新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进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教学,基本沿用五六十年代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抽象政治观念的说教。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在中学语文界,一方面,大家都承认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却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不喜欢鲁迅和他的作品,认为其作品“深奥”“难懂”“怪僻”;其人尖刻,爱骂人,动不动就对人“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有一部分教师比较抵触鲁迅作品,对鲁迅作品教学不是积极钻研,而是消极应付,以致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这直接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也影响了鲁迅这一世纪精神遗产的有效传播和继承。
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以“贬鲁”为时髦的现象:有的青年作家急欲一鸣惊人,在文学创作上刻意求新,以学西方新潮为荣;把鲁迅斥为挡路的“一块老石头”,并大声疾呼要同“经典作家”决裂,公开发表断裂论,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也有一些大学生处于一种反驳情绪,“想挑挑鲁迅的毛病,打破这最后的神话”。上述现象自然也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师和幼稚、易偏激的中学生们,他们由于缺乏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缺乏对鲁迅思想、文学的真正理解和深刻认识,于是误把浅薄当深沉,把投机、噱头当创新,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关注鲁迅研究界的动态。目前学术界、教育界在还原鲁迅的本体方面做了大量艰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对鲁迅的“立人”思想,“国民性批判”思想等过去注意不够的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对鲁迅复杂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敢于直面鲁迅的局限性,做出历史主义的阐释,对鲁迅的认识越来越趋于全面、深刻、准确。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及时使学术成果反映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之中。
至于学生和部分教师反映的鲁迅文字难懂的问题,这里既有鲁迅字斟句酌的文字运用的态度问题,也有他对文字表达效果的刻意追求,还有他的使用习惯。鲁迅是一位有着深厚国学修养的大家,他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爱用那些常见而独到的字眼,遣词造句确实与众不同。他小说中的语言文字常常闪动着创造性的光芒。如《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正是用这样特殊的表达来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与沉闷的心情,这正是他作品具有深厚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如我们能带领学生真正进入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核,就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真是百读不厌。在多家媒体关于百年文学经典的读者调查中,鲁迅著作仍高居榜首。英特网上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还是名列第一,这也应该是最好的证明。
单位:河南郑州市郑州师范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