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作者:许令周 张佳佳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教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古诗词教学的自身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古诗词教学“四读”法。
  
  一、音读
  整体感知是教读任何文学作品的第一步,而整体感知的方法可通过音读实现。一般情况下,一首古诗词(也包括曲)会有学生读不通的地方,如有的字词不会读,有的地方不会断句等,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清除这类障碍。教师可通过范读或播放录音解决音读中出现的障碍,也可让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这类问题。在学生读顺一首诗词的同时,他们已初步感受到其中美的意境,形成初步的印象,这一印象是进一步鉴赏其内容和技巧的先导。
  
  二、意读
  古诗词是同学们不熟悉的文学样式,另外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大的集约性,里面有大量典故、文化常识,且思维有较大的跳跃性,这造成古诗词在阅读上有很大的障碍。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扫除文句上的障碍。例如,教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孙仲谋、刘裕、刘义隆等”历史典故,理解这些典故是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的基础。
  
  三、情读
  中国诗论家早就提出了“诗言志”、“诗缘情”的主张。“言志”,要求表现崇高的志;“缘情”,要求抒发真挚的情。“情”和“境”的结合就是诗歌中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披文以入情”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传统做法,通过这一方法可把握住诗歌的精髓之处,即可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说,把握了诗歌中作者所抒发的情志,也就从内容层面上读懂了这首诗。如何指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志呢?
  指导学生抓住直接表达情志的诗句。诗中的情志有时很容易看出来,因为有些诗词有直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如杜甫的《蜀相》只要抓住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情何志就清楚了。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指导学生看景。众多的诗歌所表现的情志不那么直接,很多时候是间接抒情的。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入景是古诗中最常见的手法。因此注意看景非常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歌。诗人所选择的诗中之景是符合诗人自己的表达需要,经过诗人的主观过滤,呈现在读者眼中的大多是经过了诗人取舍,包含了诗人主观情感。因此,看清诗人写的是什么景,也就容易捕捉诗人的情和志。如杜甫的《登高》诗人选取“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这些景物,很显然这些景物蕴涵着诗人悲秋的情感。我们不仅要抓住诗人写的是什么景,而且必须要抓住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之所以会选择这些景物来表现,那是因为这些景物本身具有表现性,也就是说这些景物的特点与他所表现的情感的特点具有一致性。
  
  四、美读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来鉴赏诗歌。
  首先看抒情手法。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这一点很清楚,不再赘述。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抒情、移情入景、寓情于景等。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助“大江、乱石、惊涛”等抒发豪情。移情于景即将诗人的感情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上。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没有感情的,所谓的“愁恨”是诗人的感情转移到所写的景物上。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其次看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渲染、烘托、动静、虚实。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渲染了一个别离的场景。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有正衬和反衬。正衬是从正面烘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烘托出公瑾当年指挥的那场战争的波澜壮阔,也烘托出公瑾的非凡气度。反衬可使表现对象更鲜明、效果更强烈。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衿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词人以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动静指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衬动和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往往与衬托有关。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虚实即虚实相生。所谓实就是正面写,写眼前的事;所谓虚,就是侧面写,写想象中的所感。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上阕主要写与红颜知己的临别情景,是眼前景,这就是实写;其下阕就是词人想象与红颜知己别后的情景,是想象景,这就是虚写。
  再次看修辞手法。古人善于在诗词中运用修辞手法,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衬托、对比、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歌的主题;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