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让名著导读走进语文课堂

作者:梅清华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我们迎来了人教社倾力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新教材精心设计了“名著导读”这一全新的版块,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名著导读”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定性为课外内容,相反,它应该与教材其它内容一样,平起平座,大大方方地进入课堂。笔者就曾在这方面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整体感知,局部切入
  二十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实验证明:人的知觉是先感知到整体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多成分的,因此,由整体到局部进行阅读教学才符合我们把握事物的思维规律。名著节选相对于整本书而言,正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节选的片段再精彩,终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同人站在山脚,很难观其全景一般,在写作背景不明、情节不完整的情况下阅读,很容易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能准确地把握名著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和语言特色。在《荒岛余生》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概述内容。学生读后,心中满是问号:鲁滨逊,何许人也,孤身一人竟能在渺无人烟的荒岛上生活二十八年之久?离奇的经历,曲折的情节,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再来学习《荒岛余生》,自然是细细品读,惟恐放过了一个细小的环节。这种由整体认识到局部品味的阅读方式,既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名著的阅读方向,同时又能借选文的品读具体直观地触摸到主人公坚毅顽强的硬汉形象,应该说是一种形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二)比较阅读,品出意韵
  比较是一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通过阅读,学生看到了珍珠鸟渴求信赖的目光,聆听了斑羚种族面临危难集体吟唱的壮烈悲歌,也感受到了狼的狡黠和华南虎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犹如欣赏了一幅动物世界的神奇画卷。然而,当我引导他们阅读了《昆虫记》的导读内容后,学生的眼中现出了惊喜的神色:“竟有这样的作品!”我相信,在那一刻,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兴趣激发了,那洋洋洒洒二百万字的《昆虫记》,那100多种形态各异的昆虫,那细致入微无所不包的介绍,将会带他们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不仅同类题材作品的内容可以比较,导读中的精彩片段也能利用起来。还以《昆虫记》为例:这部名著的笔法细腻,生动优美,渗透着作者对小生命的点点关爱,这与本单元的《珍珠鸟》的语言风格近似。课堂上,我将《珍珠鸟》与导读中介绍螳螂捕蝉情景的精彩片段进行比较阅读。在精读揣摩中,同学们很快便沉醉在优美生动的细节描写之中,小组讨论的时候,孙世奇这一小组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两篇文章写法上的不同:较之前文,法布尔的观察更为细致,不但有外形、神态和动作的描绘,连昆虫的心思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张念同学的发言则更为精彩:“面对珍珠鸟,冯骥才充其量只是一位爱心大使,而法布尔面对两虫争斗,竟俨然是一位欣赏者。在他的眼中,小小的昆虫都是一个个富有情感的个体。那娓娓道来的介绍,渗透着对自然生灵的赞美,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认真挖掘,充分发挥比较的作用,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三)巧用归类,启迪升华
  现行的语文阅读教材,虽然都是编者精选之作,但由于篇目繁多,文体多样,所以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停留于单篇文章知识点的掌握上,无法系统化,规律化。如果我们把那些学过的课文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类整理,并给予启发引导,则不仅使学生对旧有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也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使思维向纵深的良好势头发展。浏览初中语文教材的目录,你会发现,鲁迅的文章几乎每册书中都会出现1-2篇,尤其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仅前四册就选用了5篇。考虑到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选入了这部著作,我决定组织学生收集这5篇文章,然后与名著导读结合起来阅读。此时的阅读,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也是对这部名著的重新认识。《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录,大多以鲁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时代的求学经历为题材,作品的内容初中生易于接受,但由于写作背景、风俗文化等原因,作品的主旨、人物的情感要真正读懂并不容易。为了使学生在知识归类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深入,我设计了两个课堂小练习:①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童年;②鲁迅,我想对您说。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小组讨论后发言。当时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不少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同学们对作品和作家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个规定充分显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而名著导读作为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窗口,理应受到大家的重视。教师应该坚守课堂这块主阵地,深钻教材,巧妙引导,善于激趣,把教材用足用活,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使学生成为快乐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