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诗歌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例谈
作者:石友才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从意象剖析入手
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象”,“象”的含义往往呈多元性,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意象作深入的探究,则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主旨。
比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初看近似儿童诗,但我们若深入探究,则可品出诗中蕴含的哲理。
在教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草莓”、“篱笆”、“上帝”这三个中心意象,告诉学生们意象有多元性,一个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常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经过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这三个中心意象可以作如下理解:
草莓:1、它是人性、自由、爱情、幸福、新的生活方式等人们所渴望得到的生活向往。
2、它是艺术、思想、价值观念等人类精神生活的内涵。
3、它是人们所喜爱的事物、所追求的目标、所盼望着的美好憧憬等。
4、它是能触发诗人回味童年感觉的具体事物。
篱笆:1、它是一种界限——理想中的完美与存在中的缺陷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
2、它是一种障碍——阻隔人生愿望实现的一道永恒的障碍。
3、它是一种距离——诗意人生理想与平淡现实生活之间的一种巨大的差距。
上帝:1、它是尊者、长者。它缺乏童心,缺少好奇心,不会在乎“篱笆”那边的“草莓”是不是“甜”的。
2、它是权威,是传统意识的象征。这种人希望人们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平平淡淡地活着,它规范着别人,约束着别人。
3、它是实用主义的代表。这种人不会因为好奇而打破常规,也不会因为幻想而付诸行动。
当然,对这三个意象还可以作其他的理解。
面对那一颗色泽鲜艳、圆润可爱的草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也有不同的感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尽在其中,那“草莓”已绝不是植物学意义上那么简单了。“草莓”,令人垂涎,但它却在“篱笆”那边,想得到它就得付出代价,可是谁又不想得到呢?这其中的思想斗争正是人类灵魂的展现,复杂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都蕴含于这三个意象之中。
二、从空白填补入手
“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实写出来的部分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这种‘空白’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空白’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朱立元主编《西方现代美学史》)诗歌往往“创造出一种文字上的朦朦胧胧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与回味的空间”(鲁枢元语),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展开想象的翅膀,填补“空白”,从而领悟作者含而不露的深意。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藏问于答,这“藏”的部分即是“空白”,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究这首诗的妙处,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原诗的暗示性语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空白”填补出来。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将这首诗扩写为:
松下问童子,“令师去何处?”
童子敛衽答,“师尊采药去。”
“采药在哪儿?”“只在此山中。”
“山前抑山后?”“云深不知处。”
通过补述性的创造想象,这首诗的内容“完整”了。然后再让学生与原诗比较,以体会作者采用以答句包含问句手法之高明,领会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之妙处。如果将所有的暗写都变成明写,一问一答交互进行,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其事甚长,其言甚繁”,读起来没有余味了。这样,通过想象把作者留设的“空白”挖掘出来并予以填补,让学生在探究中“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三、从诗眼分析入手
清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艺概》)诗眼,它是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生动的聚光的焦点。诗眼的锤炼和安设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家正是从这点出发,无不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李渔语)昭示给读者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诗中的“敲”字即为诗眼。但贾岛当初“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可见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在鉴赏这首诗时,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展开讨论。
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认为“推”字好的,理由是:南枕头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中载:贾岛因“推”“敲”二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之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韩愈是唐代大诗人,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有极强的诗歌鉴赏能力,他认为“敲”字佳,是有其道理的: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就惊动了池边的树上的宿鸟,或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紧扣题中之“幽”字;且动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而认为“推”字更妙的同学的理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就认为“推”字比“敲”字好。“推”字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门而入。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赏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这正与标题中“幽居”二字契合。而“敲”则显得拘谨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老僧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即使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几人共处,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与上句“鸟宿池边树”的关系看来,“推”要比“敲”要适合些,“推”可以无声,“敲”则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沉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文学评论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不必强求答案的同一,但以文眼分析为钥匙,让学生去思索争论,则可大大加深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使他们在探究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从材料考证入手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应引导学生把探究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建立一种主动发现、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学生们普遍存在一个疑问:刘兰芝如此之美丽善良、勤劳贤惠,她与焦仲卿感情又是如此缠绵深厚,焦母为何要休了她遣其返家呢?我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建礼教森严的汉代,作为官宦之家,焦母又作为妇道人家,如果没有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不会也不敢随便将儿媳遣休的。而封建时代休妇的最高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七出”(无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妇女只要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可被休。那么,刘兰芝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利用课余时间去进行“考证”。
学生们通过进图书馆、网上查阅等途径,搜集了大量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是:刘兰芝之所以被遣是因为她犯了“不事舅姑”这一条。
他们佐证的材料有:
1、《礼记·昏义》:妇女须“成妇礼,明妇顺……妇顺者,顺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礼记·内则》:“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意思是作为妇女,首先要“顺乎舅姑”,然后才能“当于夫”,即作为妇人,其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过与舅姑的亲密程度,否则就是“不事舅姑”了。
2、袁昌英先生根据本诗改编的戏剧《孔雀东南飞》的一段台词:“焦母:实在这对儿媳把我气死了,姥姥,你老人家看,世上有这样的儿媳没有?儿子由府回家,不先来见我,倒早在妻子房里偷偷摸摸献殷勤!……其实,姥姥,这也怪不得儿子。我晓得儿子近年来对我种种的不孝都是受他这妻子的挑唆。一家娶了这么一个不贤惠的媳妇就完了。可是我不能让这苦苦一手造成的一个家业给她破坏下去。我不能容忍这无礼节的媳妇……”作为寡妇,焦母见独子感情的天平更多的向媳妇那一边倾斜,当然自觉“失恩义”,而因儿子“甚宜其妻”,引起父母不悦,《礼记》是明文规定可以“出”的,“吾意久怀忿”的焦母当然可以凭这一条就将刘兰芝驱遣回娘家了。
3、《齐东野语》:“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婉与陆游“伉俪相得”,夫妻恩爱,以致陆母不喜欢,酿成了悲剧。他们的遭遇与刘兰芝与焦仲卿的遭遇何其相似。
通过考证,让学生“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解决(列宁语),不仅解决了前面提出的疑问,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他们学会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可谓“一石三鸟”。
当然,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有好多,限于篇幅,不一一例举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改变封闭的、脱离现实生活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构建一种有助于学生投入社会生活、亲历实践过程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就一定能使我们把探究性学习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