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课文教学引导艺术浅探
作者:周永林
一、提纲挈领
“赫耳墨斯如果不先问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价钱,不想与宙斯和赫拉去比,雕像者会不会把他的雕像作饶头白送呢?”教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只要有此一问的引导,学生就很容易明白“越是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就越得不到尊重”的道理,也会很容易地联想起生活中类似赫耳墨斯的人及其行为。
再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课文标题可不可以改为“石拱桥”、“赵州桥”或“卢沟桥”?为什么?因为有了这一引导,课文的说明对象、写作思路以及举例的说明方法等诸多知识,就全被串起来了。
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类看似简单,学生却难以悟其妙处的课文,如果我们能设置出提纲挈领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就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巧用插图
如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人教版)一文,在课前预习时就可引导学生对照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去辨认插图中的人物。而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更可以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个性化人物描写的妙处。
有位老师在执教《老王》一文的公开课时,就成功地运用了课文的插图去“导入”。教学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翻到课文第79页,仔细看插图。然后问:从画像上看,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有学生从画像上的满脸皱纹看到了老王的饱经风霜与苍老;有学生从画像上的衣衫褴褛看到了老王的贫穷与不幸,还有学生从画像上的人物神情看到了老王的善良与可怜。在一番七嘴八舌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探究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文中精彩的插图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它们,引导学生将插图内容与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对照阅读,不仅可以使课文教学生动形象,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妙处的领悟。
三、借助课件
有些课文的写作对象,学生是非常陌生的。如《安塞腰鼓》一文所写的安塞腰鼓,其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江南的学生如果没看过的话,是很难想象的。教学这样的课文,最好的引导莫过于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一看那火热的表演场面,听一听那隆隆的鼓声,感受一下那恢弘的气势。再如《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非所在地的学生对其写作对象了解甚少,如果能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照多媒体图片研读课文,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是眼下非常时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其在直观、形象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但我们在借助这一教学手段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绝不可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四、由此及彼
有一节公开课我至今印象很深,上的是《食物从哪里来》。执教老师一上讲台就与学生拉起了“家常”:今天早上为了赶到这里上课,我连早饭都没来得及煮,就吃了一碗方便面和一只苹果,喝了一杯水。然后话题一转:请同学们想想,老师早上吃的、喝的都是食物吗?教室里一下子就热闹开了,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各执一词,而且都很想知道答案。这时老师揭示课题,告诉学生,答案就在书本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没花多少时间,课文内容学生就基本理解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一文标题下的方框中有一段很好的导入语:“《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真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今天的科学却实现了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这样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这也是由此及彼的范例。
由此及彼的引导方式常用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运用得当,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五、步步为营
学习一篇课文,除了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无非就是了解课文写什么,理解课文怎样写,感悟课文为什么这样写。一切能力训练与人文教育都以此为本。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局部,是学习课文的最基本步骤。面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课文,我们就可以(也应该)按这个最基本的步骤,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先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去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向;再引导学生作局部分析,化解难点,学习精彩的段落或句子,感悟课文的精妙之处。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一课,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回忆了一件什么事,回忆起往事时作者心情如何,以及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学习课文精彩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理解课文的难点句子;最后引导学生去分析、感悟、学习鲁迅先生身上的优秀品质。
六、适当延伸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三峡》的文后练习中编入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第28课《观潮》的文后练习中编入了潘阆的词《酒泉子》(长忆观潮),第29课《湖心亭看雪》的文后练习中编入了柳宗元的《江雪》。其编排意图就是引导学生作延伸阅读,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向社会生活延伸,如教学童话、寓言之类的作品,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将童话主题、寓言寓意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有助于学生透过课文去认识人生、认识生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从而起到“人文教育”的功效。
适当的延伸还是化解课文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如《风筝》一课,作者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以及为什么“弟弟全然忘却,自己的心却更加沉重”,七年级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联想今天依然存在的那些落后的教学观念,如:某孩子出于好奇拆坏了玩具而遭到父母的责骂;为求孩子衣着整洁而限定孩子的玩耍方式;绝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冒险行为,乃至老师说中国地图像公鸡就不许学生说它像山羊等等。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这不仅是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更是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当然,作者也不只是为自己而感到悲哀了。
需要强调的是:延伸应该适当,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切不可盲目延伸而陷入误区。
七、意境重构
意境重构是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是我们教学诗歌的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好的诗歌,言简意丰,如果只是作字面分析,再好的诗歌也会索然无味。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诗歌中的意象重新组合,构建出完整的画面来,才能使学生真正领略诗中的妙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好在哪里?只有引导学生去想象“一望无边的大漠上,一道孤烟冲天直上;蜿蜒不屈的黄河横贯大漠,滚滚东流,夕阳即将消逝在黄河的尽头……”的画面,才能使学生真正领略诗中的雄浑气势和用词的精妙。再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如果能引导学生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行人为什么“断肠”,也不难领略作者采撷意象的精妙了。
当然,在学习其它叙事性作品时,意境重构引导方法有时也可一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教学中的误导现象却不乏其例。有位老师在《羚羊木雕》一文的公开课上,曾引导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谁之过错”的问题进行讨论。虽然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但冷静想想,可实际已经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了。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就应该先明确“学生该学什么”,然后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征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再寻找学生容易进入并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引导方案。这确实是一门值得深究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