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让思考与教学同行

作者:邵正堂




  教学思考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以此不断控制、评价、修正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课前思考。这一过程江苏省新课标教材主编杨九俊教授把它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菜一样去除泥沙,这是对教案进行思考。根据教材,设计教案,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洗课”的过程可能会很痛苦,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45分钟的课,经过“洗课”的过程,有时要讲的只有15分钟,至多再用2分钟来强化一下重点,这样,上课的重点内容就能讲清讲透。比如我在讲授苏教版必修课《西地平线上》时,备课开始列了个表格,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三次落日的观察地点、观察过程、落日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的联想和审美感受等。备好课我又进行了重新思考,三次落日有必要这样平分秋色地分析吗?最后决定,只讲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那一次落日,并且重点放在作者的联想和审美感受上,其它两次落日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去分析。这样看来我备的45分钟的教案却只用15分钟就可以结束了。接下来,我又加入了写作的环节,要学生提前观察湖边日出,写成文章,课堂点评,将学生单纯写景的作文,升格为写景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样课文的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课中思考。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灵活处理。我主张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有时只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有时可能要作全局性的调整。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关注我们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哪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我在教《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最初的目标是“理清小说的情节,分析贝尔曼的性格特征”。谁知一上课就遇到了麻烦,有学生问:“老师,我认为欧·亨利小说情节上有缺陷,贝尔曼为什么不用透明胶把真的树叶粘到树上?就算他在墙上画常春藤叶,当时那么大的雨为什么不把颜料冲掉?”教室里立即炸了锅。我一听这问题先是一愣,但马上觉得如果再按原来的教案行课,这节课肯定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于是我当即改变了原来的教学目标,顺势提问道:“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小说大师,看来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现在我们同学就来找一找这篇小说在情节和内容上究竟有哪些毛病。”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一口气找出了20多处“毛病”,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就是讨论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就是小说的“缺陷”。就这样按计划本来30分钟上完的课,应学生的强烈要求竟上了两节课。学生情趣盎然,切蹉琢磨,析疑纠谬,从而真正理解了小说中那片常春藤叶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和小说的情节之妙。
  
  三、课后反思。课后的反思应是多方面的,如这节课中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其中有什么规律,在理论上做何解释,如何发展和推广,这节课有什么不足,如果我再上这节课时应如何进行等。这方面的例子较多,因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赘述。
  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超越自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将反思的结果与其他教师交流,包括信息的传递、思维的碰撞与人格魅力的交互影响,相互切磋、彼此互补、寻求共识,实现多种信息的沟通、汇聚、融合,激活思维,生成新知,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思考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要把思考进行到底,让思考与教学同行!
  
  单位:江苏江都油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