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课堂提问忌直贵曲

作者:黄 叶




  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就如柳宗元的诗所云——“惊风乱飚芙蓉水”。课堂提问常常是一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连锁过程,更何况有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讲究诱导艺术,忌直贵曲。
  曲问,即迂回提问,亦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也”,它不是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着眼于教学实际,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生动。生动活泼的曲问,反映出认识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也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它能利用其好奇、进取,达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目的。
  归纳起来,教学中的曲问,主要形式有:
  一、变中求新。实践表明,问一个问题,由于问法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故提问应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类的老调,或一般化、概念化的毛病,应提比较新颖的说法。比如教《祝福》,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那句话,教师一般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而有的教师则采取绕道术,一反常规地发问:“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不难看出,前者是按老路子提问,容易使学生感到腻烦,而后者则别开新角度,就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通过分析评议,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失了体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平中出奇。语文教材中常有一些内容,学生似乎一看就懂,处于无疑的境地,但善教者往往于无疑处激疑,引导学生探索课文的微言大义,“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无疑处不断见疑,将学生置于是与非的十字路口。如《项链》一文,学生自读后往往提不出什么疑难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可提出“作者刻画路瓦裁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等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点拨,再指明“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大盛”。这样,找准突破口,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思微而知著。
  三、以虚求实。有时为了引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不妨虚提一“问”,学生虽然不能或无须正面回答,却可促使他们撇开原题而有所发现。如教《五人墓碑记》,为了突出五人与缙绅者之流的对比,故意发问:“这五人各担任什么官职?”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答案而不知所措,但认真预习过的学生会脑子一转后回答:“他们什么官也没有当。”“怎么知道的呢?”“‘五人生于编伍之间’一句的‘编伍’指的是民间,可知他们是老百姓。”甚至会有学生用课文中“草野之无闻者”、“人皆得以隶使之”等句作补充论据。这样虚问的结果,不仅为理解文中的“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作了准备,而且使学生通过思考,记住了“编伍”等词语的含义。
  四、引入矛盾。如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进对立面,揭示课文的矛盾,那么其激疑效果必然特别显著。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勇敢而有爱国心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在参军一节里,却写到她的哭,这是否有损于水生嫂的形象?:作者的用笔是否自相矛盾呢?教材中诸如此类的矛盾是不少的,如果教师能于此作巧妙的揭示,就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
  五、铺路搭桥。有的问题比较难,让学生直接从正面回答,很可能效果不佳,于是教师可铺路搭桥,迂回设问,由易到难,逐步引进,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摘到果子。如要回答朱自清散文《绿》课后思考题:“作者又怎样从各个角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梅雨潭的绿的美?用了哪些比喻?作了哪些衬托?”考虑到学生对潭水还比较陌生,不一定能很快地打开他们阅读的思路,便可采用学生较熟悉的事物进行提问,然后引入正题,如描写教室的黑板能从几个角度来写,能不能用其它事物衬托一下等。
  六、追根求源。就是抓住课文的关键点,顺着一定的逻辑思路,由表及里,由近及远,顺藤摸瓜,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问题的源头。如教《药》:“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要理解这一段描写的含义和作用,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这段文字是对夏四奶奶的什么描写?(神情)2、这是什么神情?(羞愧)3、她为什么感到羞愧?(为死去的儿子)4、她的儿子是为革命而死的,应该骄傲,她为什么羞愧?(不理解儿子和革命行动)5、连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行动,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辛亥革命脱离群众)。这样“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问题,用多重设问、逐层深入、旁敲侧击、类比对照等方法。只要运用得法,同样可取。
  诚然,教师精心设计好提问,对实现教育目的,只是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提问设计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和“随机应变”,起指路碑的作用。并注意三点:一要立足开心启智,定点定向,围绕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二要曲折有度,这个“度”便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三要交叉运用,不是一“曲”到底,而是曲问和直问结合起来。
  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