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新理念下的语文课程评价问题

作者:左长旭 冯 渊




  左长旭,1957年2月生,本科学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淮州中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现任南京市第九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长。1998年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3个国家级科研课题、4个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多次被评为淮阴县、淮阴市、南京市玄武区先进工作者。还获得江苏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好校长、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00年6月获省委组织部、教工委表彰。2005年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国内访问学者”资格。
  冯:您在教育园地耕耘了20多个春秋,从优秀的一线语文教师到学校全方位的管理者,深知语文教育教学的甘苦,您怎样理解现在语文教育的定位?
  左:教育是充满理想的事业,因为它的目标指向未来;教育又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是需要运用、发挥智慧,发展聪明才智的事业。语文教育尤其如此。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既是标准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理性的教育,又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更具感性的教育。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交流交际的工具,更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永远有精神追求的人。
  冯:在新课程推进中,很多语文教师慨叹:现在越来越不会“教”了!您认为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左:确实,让应试教育“涛声依旧”,显然不合时宜;实施素质教育,却又经常“踩不着点儿”;课堂上快乐于“活教活学”的同时又痛苦于“顾此失彼”。新课程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以学论教”。即通过关注学生“学”的状况,来判断教师“教”的质量。我们要关注教师行为,但关注的主要点不是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与才艺表演,而是关注他如何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因此,“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应该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对教改课的评价,可以从“课程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效率意识”几方面去探索评价标准。
  冯:请您说说什么是“课程意识”?
  左: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以往“抓纲依本”的提法,体现了教师重视教学意识,即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却很淡漠。“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这就意味着,一门课程开设得成功与否,不仅关涉到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敬业精神,关涉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关涉到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关涉到学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师生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根据教学对象科学处理教学内容,不可“只见教材不见学生”。新教材会使教师无法再照本宣科,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课堂教学应该利用校本资源,突出班级的特色,充分彰显师生的个性和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人意义上的成功。
  冯:您说的“课程意识”关键是如何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角色意识”呢?
  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检查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奏响课堂教学主旋律。课堂的主旋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成功感”比老师的“成功感”更重要。教师的“成功感”应该通过学生的“成功感”来折射,学生没有成功,教师何言成功?课堂教学只有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成功”的感觉,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学生的成功,就是获得了知识、能力,掌握了方法、规律,发展了智慧、提高了素养。
  冯:您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些确实值得一线教师思考。请您再谈谈“问题意识”和“效率意识”。
  左:敢于怀疑、勇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因此,课堂教学再也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听懂了,不能以学生没有疑问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课堂,再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讲述故事、设置疑问、故意露出破绽,来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让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纽带,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当然,以问题贯穿教学不是为了寻找一个标准答案,而要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甚至寻找不同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
  “效率意识”主要是处理“用教材教”与“脱离文本”的矛盾。处理“气氛活跃”与“课堂秩序”的矛盾。处理“自主探究”与“课时任务”的矛盾。不是课课都要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运用。教师要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对那些始料未及的问题,不必拐弯抹角,搞迂回战术,浪费时间,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胸怀和境界。还要思想解放,与其面面俱到、隔靴搔痒,不如突出重点、不及其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冯:如您所说,如果教师能从这四个方面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另外,每位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特别关注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问题,您能不能就此谈点看法?
  左: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既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评价的主人翁;教师应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视角,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勇于探索评价改革的新路子,真正确立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教、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的理念,使教育真正为塑造立体的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服务。首先要淡化利害关系,重视多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协商。比如,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评价中,如果学生不能反映出真实的一面,则使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很难有针对性。当然,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中教育质量的监督必须建立起新的质量监督体系。打破“以分评师”的教师评价制度,为教师松绑;打破唯升学率论学校发展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为学校课改保驾护航。整个社会上下协同,形成合力,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冯:“以分评师”的确加大了语文教师的工作压力,但如果教师抱着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态,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可能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但高考压力面前,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诚非易事。您认为在评价标准问题上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左:其实,高考改革本身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也只能与课改同步前进,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也会推动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首先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主要在于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评价。我们既要对终结性评价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改进,更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开发多种评价方式,如创建并用好成长记录,运用表现性评价等,关注成长过程。其次,坚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用量化方法评价的结果,更多地表现为数字,反映的是学生某些方面达到的水平。用好这种评价,可以通过甄别和比较所反映的情况,来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但在特定的背景下,也会导致分数崇拜。质性的评价方法,如评语、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情景测验和成长记录袋等,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它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不但具体客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到实处。最后,还要坚持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结合。在评价过程中,要努力开发具有不同标准、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甚至不同范畴的评价内容,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多造几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把尺子,多出一些人才”,是新课程评价的重要理念。
  冯:非常感谢您的精彩谈话,您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理解,既有宏观的共性把握,又有学科的个性的理解。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从教育理念上思考问题,对实际教学的帮助更大。
  左:谢谢《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多年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希望今后多搭建这样的平台,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