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文言词义误释二则
作者:胡邦岳
《淆之战》是《左传》中的名篇,一直传颂至今。多年来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原文“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课本注释为:“不拿被囚系的臣子,杀了衅鼓。累,绳索,这里指俘虏。衅鼓,杀人把血涂在鼓上。”仔细考究文中“累”字,有“绳索”义,直接指俘虏,本人甚感疑惑。于是我翻阅了几本工具书,把其中的类似的解释仔细地分析对照,发现句中的“累”字解释有误。
《汉语大字典》:累lei 《集韵》伦追切,平脂来。微部。1、绳索。也做“缧”。《庄子·外物》:“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成玄英疏:“累,细绳也。”2、拘系;捆绑。《礼记·儒行》:“不累长上。”郑玄注:“累,犹系也。”《吕氏春秋·观世》:“齐人累之,名为越石父。”从《汉语大字典》的释义来看,累有作“细绳”名词义和作动词义“拘系;捆绑”两种。文中究竟是作名词还是动词讲呢?
结合文中结构以及当时故事背景,直接将“累”解为“绳索”未免牵强。“累臣”用在介词“以”的后面,其后带名词“臣”若解释为“绳索”不通。
而且当时孟明等人被晋国所拘留,因而他们是被拘系,“累臣”就是指“被拘系的臣子”。就是指晋国的“俘虏”。因而,“累”应该取动词义:拘系,捆绑。
为了确证“累”在文中作动词义,本人又先后翻阅了《辞海》、《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辞海》:累,lei,通“缧”,捆绑。亦指绑人所用的绳索。《左传·成公三年》:“两释累囚,以成其好。”杜预注:“累,系也。”《汉书·李广传》:禹从落中以剑斫绝累囚。累囚:拘留的俘虏。“累囚”与“累臣”当属同类结构,“累囚”中的“累”为“拘留”动词义。“累臣”中的“累”也应作动词讲。此外,在《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累(lèi)3、拘禁,囚系。例同《汉语大字典》。这些工具书均有动词义,这为“累臣”中“累”作动词义提供了依据。
“累臣”即“缧臣”,古代被拘系于异国的臣子对所在国国君的自称。亦泛指被拘系之臣。此中“累”属“拘系,捆绑”之义,作动词讲。中学语文课本中将“累”释为名词“绳索“,并囫囵地指俘虏,确有牵强附会之感。
“薋”字就诊
《离骚》是屈原的开山之作。自其问世以来,受到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许多注释家纷纷为其作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翻阅了诸多辞注,却发现在众多的注释中,对于“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一句中“薋”字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王逸注云:“薋,蒺藜也。菉,王刍也。葹,苔耳也。……三者皆为恶草,比喻谗佞盈满于侧者。”“薋”为名词。
王世舜《楚辞词典》:“薋,草多貌”。此为堆积许多草。“薋”为动词。
究竟孰是孰非呢?
为了考证,笔者搜集了《离骚》中所有同类文句:
擎木根以结芷兮 擎:采取 结:束系 芷:香草名,又称白芷
句意:采取树木的根,用它来捆住白芷
矫菌桂以纫蕙兮 王逸注:矫:直也 纫:贯中,联缀
句意:使菌桂变直,用它连缀蕙草
揽茹蕙以掩涕兮 揽:采集 掩涕:掩面垂泪
句意:采集柔弱的蕙草,用它来拭泪
折若木以拂日兮 折:折取 拂:拂拭
句意:折取若木的枝条,拿它拂拭太阳
解佩纕以结言兮 解:解开 结言:定盟结誓
句意:解开佩带的香囊,用它来定盟结誓
苏粪壤以充帏兮 苏:采取 充:填满
句意:取粪土用它来充满香囊,佩而带之
以上文句都是“以”字连接两个短语,前后各为三字,句末以兮字收尾,这与“薋菉葹以盈室兮”结构完全相同,“以”后的“结芷,纫蕙,掩涕,拂日,结言,充帏”与“盈室”结构相同,都是动宾短语,而“以”前面的“擎,矫,揽,折,解,苏”都为动词,因而“薋”一定是动词。
后来翻阅马茂元《楚辞选》注:“薋,音兹,草多貌,这里做动词用,把许多草堆积起来的意思。句意为:大家都把薋菉之类的恶草堆积得充塞门户,只有向屈原那样过于明辨美恶的人,才会远离它们而不佩带。
那么王逸为何将“薋”注释为“蒺藜”作名词呢?
查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乃禾资的假借字,禾资是积禾的意思。“薋菉葹”许多积菉葹。薋非草名。
查《汉语大字典》第五册中的“艸”部无薋字,只有“茨”字。茨注③释为:蒺藜,蒺藜科。一生草木,茎平卧有毛、果皮有尖刺,种子入药。
《尔雅·释草》:茨,蒺藜。王逸将“薋”释为“蒺藜”作名词,可能是将“薋”误为“茨”。
从上面同类文句的比证到工具书的考证均可说明“薋”是动词,释为“聚集,堆积”。
单位:湖北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