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新课标下的文本导读

作者:李兆丹




  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导读好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就决不能离开教师课堂上科学合理有效的“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呢?笔者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新情景:导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趣,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新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意志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往往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一件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激情、力量和智慧。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他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柳彬同志说过,“语文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非常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通过创设新情景,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导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知识本身引发的兴趣是最有吸引力的。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提炼出八幅画面:孔雀之别,自请之别,严妆之别,婆媳之别,姑嫂之别,夫妻初别,夫妻诀别,鸳鸯之合。然后请学生各用一字来概括这幅画面的意境或内蕴,如孔雀之别别于凄。学生对此兴趣十足,探索的欲望特别强,于是很快就找到了最恰当的词语。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如果能尽量的在有趣中完成,很多问题都容易解决。
  
  二、精心设问:导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导思,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教师的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人。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教师要在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架起思维的纽带,将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东西,这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问题的设计不能过直、过俗、过于简单,要善于从不起眼的地方入手,从不是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来。
  
  三、引发思路:导议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得与自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学生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通过互相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相互交流。教师在引导讨论的时候应注意几点:(一)让学生明确讨论的价值,学会讨论,参与讨论。(二)教师要确定主题,做到精心准备和合理组织。(三)教师应让每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讨论,并且自己也参与进去,讨论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补充。
  教师“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作为讨论发起者,促成讨论状态的形成。首先要寻找学生思维的误区;其次,围绕论题,以“分析学生发言”为主,以“分析论题本身”为辅,从而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再次,教师“导”的语言方式和信息应富于“教学性”,讲求语言方式的课堂化,用语恰当准确,能深化学生的原有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增长点。
  
  四、引导探究:导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教学相长的民主氛围,为学生提出问题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让其敢问。其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引导学生会问,鼓励学生善问。许多学生感到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授人以渔”。
  对于比较浅易的课文,教师要激励学生深入地钻进去,并结合示范,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或以教师的提问作诱导,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五、拓展深化:导结
  
  经过学生研讨、争论,教师了解了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共性,讲解有关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住学习的方向,并借以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整体讲解和教学内容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对其中经过讨论、研究探索出来的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的认识向前迈进一步,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简明扼要的总结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将零碎散乱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在头脑中经过辨析、比较、分类,最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巧妙的归纳总结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是导演,但不是主演,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多在“导”上下功夫,注重研究“导”的艺术,只有“导”得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单位:广东东莞市华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