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
作者:王保明
一、加大课外阅读和指导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课内与课外语文知识的比例“三七开”。即大概30%来自课内,70%来自课外。可见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课外阅读并不完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它应该是在情趣性萌发、情感性熏陶的前提下,恰当地教给若干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发阅读,在无意中吸纳与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可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书的活动中,也出现过读书不加选择、光追求故事情节的情形。他们什么书都看,什么都信,缺乏分析判断力。对此,笔者利用语文课时间开展读书讨论会,发动学生讨论、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帅适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增强学生分清良莠,明辨是非的能力。还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教师在这些活动中提示学生把课外读到的文章内容、手法与课内学到的文章进行比较,使课内外知识紧密联系,以巩固和发展课内外知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二、让学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新课程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认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既然把实践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加阅历。笔者的作文教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作文只要是学生写了“春游”、“秋游”、参观展览、到烈士塔扫墓、上街宣传参加公益活动中发生的人和事,或者看到的景象,总有上佳的表现,哪怕是平时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写的作文也有可圈点之处。这原因很简单,他们在上述活动中亲身接触了社会生活,写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自然会游刃有余。受这一经历的启示,笔者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倍加珍惜这些机会外,还注重了活动前的点拨、鼓励,还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机会以走访、社会调查的形式去关注工人、商人、干部社会各色人等的生活、工作,为他们的写作积累素材,结果不言而喻,学生们一改过去胡编滥造、虚情假意的作文,代之以教师心仪之作。
作文教学如此,其他方面如何呢?笔者认为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途径是学校、社会、生活等许多场合可以提供的。例如学校的班会、团队会、报告会、运动会、各种竞赛、文艺演出、专刊、板报等活动,都是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契机,这些活动离不了收集卡片、文字,写文章,演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课外知识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发展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等能力,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使其养成稳定而持久的主动寻求信息的习惯,从而提高其自
身修养。
三、结合课文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开放课堂,进行课文延伸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把视角放大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广泛挖掘课外“宝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成就感,提高其自觉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些尝试:
1、延伸课文内容,激起课外阅读兴趣。如学《皇帝的新装》推介《安徒生童话》,学《杨修之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联系《三国演义》、《红楼梦》的相关章节。在班上组织故事会、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昂然。
2、发挥学生特长,策划操作竞赛。过去的语文教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课堂都由圣人般的教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张黑板、一张专制的嘴在那里说教,学生哪来的激情,哪来的兴趣?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有足够的机会去发挥、表现。为此,教师在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中,定期出板报、班刊,开演讲会、办优质作文展览等,让会画的学生画、会说的说、会写的写,使之特长有用武之地,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我能行”、“我要学好”的心态中学习语文。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总之,开放课堂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语文水平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和加强,使之成为我国2l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
单位:湖北襄樊市43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