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让学生乐学的策略

作者:铁春燕




  当前,课改的一个趋势就是尽量让课堂教学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面孔,努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充当学生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与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根据学生特点,寻找激趣点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他们又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其学习习惯不稳定,个别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材中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我在上沈复的散文《童趣》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刚刚逝去的童年玩耍趣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让学生沉浸在《童年》一歌的音乐背景中,再引导学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话题,把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趣事有了现实的美景,也有着幻想的成分,自然就激发起学生对作者所描写的“物外之趣”文段的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阅读、领会“观夏蚊”、“观虫斗”、“驱蛤蟆”三幅画面的情趣,充分感受作者童年时代充满丰富想象力的、天真烂漫的生活,进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这堂课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达到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炉的效果。
  
  (二)引入“源头活水”,向生活领域延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它不仅存在于教室、校园、家庭、社会,甚至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引入“源头活水”,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拓展,缩短课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钱梦龙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这一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四)情感渲染,感染学生。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教师要善于调节自我情绪,时刻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通过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情趣和感染力,乃至幽默的教学语言调动学习积极性,渲染课堂情感氛围,使讲课言语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以期在学习的过程中,营造情感教学所提倡的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从事学习活动。快乐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把握作者或某些人物的角色的思想感情,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要能在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所内含的情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单位:浙江绍兴长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