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让音乐走进古诗教学
作者:夏增田
古诗与音乐的这种关系,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是否可给古诗配上乐曲,让它以歌曲的形式走进课堂,为古诗教学帮点什么忙呢?可以!不仅可以,而且可帮大忙。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和实践。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抵是学生的读加教师的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单调呆板,枯燥乏味;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恹恹欲睡。如此教学,费时多效率低且不说,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学情绪。厌情一生,各种消极因素滋长。于此种状态中学习,还有何积极性、主动性可言!当然,古诗教学,读和讲是必要的,但一味地读一味地讲,毕竟不是办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学,乐学,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音乐有激趣的作用。借助音乐,犹如闷热难耐之中吹来一丝凉爽的风,犹如精神困顿之时注进了一支兴奋剂,能使学生精神焕发,兴趣盎然。兴趣一来,激情奔涌,思维活跃,求知欲冲动,就“不用扬鞭自奋蹄”了。记得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我先让学生听歌曲录音,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继而教唱,学生满怀激情地唱。趁学生兴趣正浓,我赶紧引导他们进入正式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又根据需要,或放歌曲录音,或让学生唱。一节课中,歌声时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思考、讨论、答问非常活跃,教室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下课铃响了,学生意犹未尽,只嫌时间过得太快。
二、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和词,受字数、句式、平仄、用韵等的限制,惜墨如金,言约意丰,且往往打乱正常语序,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意蕴理解不透,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体会不深。借助音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因为曲谱是根据诗作的内容和情调配置的,或激昂奔放,或雄浑深沉,或欢快跳跃,或哀怨悲伤……学生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一定的信息解码。例如我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当天早自习,听学生朗读此诗,语速迅疾,语调高昂,声音欢快。说明他们对内容理解不深,对作者的感情体会还浅。课上,我先放歌曲录音,再让学生朗读。这一回,情形与早自习迥然不同:语速缓慢,语调低沉,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哀怨。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读,回答说:刚才的歌声,充满了忧愁悲苦。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骑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秋风,在黄尘古道上踽踽独行。这时暮色苍茫,乌鸦归巢。何处是自己的归宿呢?此时此刻,作者愁肠百结,潸然泪下……因此应该这样读,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这说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进了一步,对作者感情的体会深了一层。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学生,老师同样未加丝毫说明和点拨,朗读的效果前后竟如此不同,音乐所起的作用由此可见。
三、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是一个巨大的美的宝库,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美;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丽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壮美;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愤沉痛美……发掘、利用这些审美材料,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如何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材料,则是语文老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借助音乐,对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大帮助:音乐跟文学一样,是用形象来表情达意的艺术。文学的形象以文字为载体,诉诸人的视觉;音乐的形象以旋律为载体,诉诸人的听觉。古诗中所描绘的美的景物,所抒写的美的情感,所营造的美的意境,通过音乐的作用,能充分地凸现出来,使学生获得强烈的美感,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例如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通过优美抒情的旋律,轻快舒展的节奏,把歌词中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形象鲜明地展示了出来:“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听着这支歌,你难道不会由衷地发出“多美啊”的赞叹吗?
四、有助于感染学生情绪,陶冶学生性情
海子说:“诗是抒情,抒情就是血。”这说的就是:诗歌是抒情的艺术。用作者的感情去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与作者一道去喜,去怒,去哀,去乐,从而使性情受到陶冶,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音乐有着特殊的功能。音乐能直接地、迅速地通过耳朵传达到大脑,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引起心灵的共鸣。《乐记》中说:“志(细)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单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这段话,基本意思就是说音乐有感染情绪、陶冶性情的功能。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写人们听琵琶女弹奏琵琶后的反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音乐感人的功能竟达到了催人泪下的程度!的确,音乐有着动人心弦撼人魂魄的力量,例如:唱起《国际歌》,我们会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力量;唱起《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我们会满腔悲愤,泪断肝肠。我教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一曲终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完全沉浸在绵绵无尽的愁思中。说明学生的感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五、有助于对古诗风格的鉴赏
鉴赏古诗风格,是古诗教学中最令师生头痛的问题。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学生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借助音乐,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以宋词的欣赏为例来谈谈这一问题。
我们知道,宋词分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李清照为领军人物。拿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来说吧,若只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上来认识二者的不同风格,学生确乎难以领会。即使老师再引资料,如“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绰唱‘大江东去’”,学生也还是难以感悟。如果给苏词配上像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情调的曲子,给柳词配上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那样情调的曲子,学生听了,必能对两者的风格获得清晰的认识。我用此法教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学生听唱后,说:前者豪迈奔放,像长江大河,滔滔滚滚,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后者凄切哀婉,缠绵悱恻,有一种揪心的感觉。说明学生对这两首词的风格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
此外,引进音乐,还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背诵。
借助音乐教古诗,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运用适度。唱歌是手段,教学语文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要从实际出发,该多用则多用,该少用则少用,不要滥用,不要让唱歌冲淡了教学,更不要喧宾夺主。第二,运用适时。就是不乱用,就是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则不用。该用时而不用,就不能发挥其作用;不该用时而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古诗是古人呕心沥血的结晶,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情感世界的熔炉,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古诗,我们怎忍心只停留在读读讲讲的方法上?这样怎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怎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又怎能引领学生探得“骊龙”颔下的“宝珠”?实践音乐同古诗的结合,必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将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片神奇的天地!
单位:湖南资兴市东江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