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论新课程视野中的语文知识

作者:方相成




  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最基本、最重要的修养,有了语文素养,就有了在语文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就有了发展语文方面各种修养的基本条件。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十分丰富,可以分为直觉和非直觉两个层次。直觉的层次是指语感,非直觉的层次包括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三个方面。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生活的主要途径,最能代表语文的智慧水平,所以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但并不具有支配地位,是从属于语感这个核心的,本身没有终极性的目的和意义。掌握语文知识是为语感的形成打基础、提供前提条件或手段条件的。语文知识是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语言的经验概括,这一经验系统是如何为个体的语感形成发挥作用的呢?我们要根据语感形成的途径来加以探究。一般来说,语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一条是单纯的言语实践,让学习者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直接感受来自于言语的影响,当这种影响作用达到某种程度,也就是言语本身的规则终于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它们会自动的进行组合、调整,在言语主体内部形成言语直觉结构。我国传统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语文教学就属此类。另一条是自觉的言语实践。教师既强调学生对言语作品的直接感受,又注意从具体的言语作品出发,相机传授语文知识,把语文知识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规范和成熟完善的经验来指导言语实践,同时也在言语实践中不断巩固语文知识,直至成为一种素养。当语文知识不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概念、原理、规则、学说,而是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的心理反应机制时,语感也就产生了。第一条途径是在自然状态下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言语对象的作用,语感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所得,而是在无意注意过程中自然生成。自然生成的语感效率极低,它的基本方式是试误,通过试误不断修正和强化语感,其间要经过大量的无效劳动,走许多弯路。而且这种方式不是在意识控制之下专门指向语感的,可能最终有语感这个结果,也可能没有,生成的语感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或者是残缺的。第二条途径是以语文知识为先导的,其优势在于有明确的语感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过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学生的言语活动始终处在教学目标的监控之下,自觉地接受来自各种语文知识的指导、规范和修正,语感生成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品位也会随之得以升华。
  在语感的生成机制中,那些表现为“是什么”、“怎么样”的陈述性语文知识所发挥的作用,显然没有表现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程序性和策略性语文知识重要,因为语文的学习不是要告诉学生语言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文知识也只有在动态的运用中才能不断得以发展和创新,从而显出鲜活的生命力。应当看到,以往的语文教学对陈述性语文知识讲得过多、过滥,而对服务于言语实践,应用于实际操作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却缺乏深入的研究。一方面繁、难、偏、旧的语文知识泛滥成灾;另一方面真正构成语文课程基础的实践性知识又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语文新课程要淡化的正是那些狭隘的、低水平的知识重复,而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和知识观的指导下构建适应培育语文素养实际需要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发现、充实、完善和创造。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