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传记·纪实 > 贞观之治 >  上一页    下一页


  秦王李世民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时机,也能坚持己见,不放过时机。于是毫不犹豫地策马而进。将士们哪里还敢说疲惫或者饥饿?紧随秦王而前。一直追到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与霍县之间),又频频与宋金刚遭遇。一日之内连战八场,每战皆胜,前后俘斩数万人。

  夜色已沉。秦王将卒就宿雀鼠谷西原。

  远离了激战,夜幕沉静,秦王已经是整整两天不曾进食,三天不曾解甲。军队前进如此之急,军粮哪里跟得上?这时候,整个大军中只有一只羊可为大家充饥,秦王于是与将士们一起分食了这唯一的食物。

  这支同甘共苦的队伍,在这个夜里,虽然艰苦,但无人有所怨言。战争胜利所带来的鼓舞力量是难以度量的。而且,将士们知道,在这个夜里,有人比他们惨得多:宋金刚的部队已是七零八落、惨不忍睹了。

  不过,毕竟是水深难耗尽。以宋金刚庞大的队伍,稍稍喘口气,整合起来还有两万人马。

  经过了几日紧急追击的秦王,带兵进至介休城外。

  宋金刚如此惨败之后,岂甘罢休?

  只听得探子来报:宋金刚从介休城西门出兵,背城布阵,南北绵延七里。

  决战时机来了!秦王豪气万丈:“拿铠甲来!”一边命传李世勣诸将领。

  李世勣全副武装出现时,秦王也已经武装妥当。“李世勣听令!”秦王道:“以你为先锋,即时带领部下,迎战宋金刚。”

  “遵命!”李世勣听令而去。

  宋金刚绵延七里之长的阵势岂是虚设?两军相接,愈战愈酣,李世勣不免力弱难支。正当此时,秦王率领精锐骑兵,出现在宋金刚阵后。宋金刚哪里料得,一时后方大乱,形势立刻逆转。宋金刚军队大败,被斩首三千级。

  眼看败势难以挽回,宋金刚一个狠心,调转马头,一匹快马便逃奔而去。

  宋金刚逃走了。不久,尉迟敬德以介休(今山西介休)、寻相以永安(今山西霍县),相继来降。秦王得敬德,欣喜异常,任他为右一府统军,率领旧众八千,与诸营相参。

  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行伍出身,隋末从军于高阳 ,以勇武著称。尉迟敬德降唐后,随秦王李世民迫降据洛阳称帝的王世充,并击灭窦建德等起义军。他先后三救李世民,至今被奉为门神。贞观十七年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敬德排在第六。此乃后话。

  宋金刚败,刘武周也大势已去。

  慌不择路的刘武周竟放弃太原,向北逃往突厥。然而,此时的突厥已经改变策略,从支持反隋武装转而挟持隋宝后裔,与刘武周产生了严重分歧。倒霉的刘武周终被突厥所杀。宋金刚想要集合残部再战,却已经难有回天之力。残局不可收拾,宋金刚咬咬牙,也走了他主子的路,带身边百余骑北走突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也被突厥所杀,竟是和他主子一样的命运。

  被刘武周攻占的太原失而复得了。河东诸郡所有刘武周控制的地域,都归于大唐管下。从此大唐可以东行无阻,攻取洛阳的阻碍不复存在。秦、晋之地连成一片。真是转眼间日换星移。

  武德三年五月辛卯,秦王率众回返长安。蓦然回望,从高祖长春宫相送到回师,也历时已半年了。想起当初上表,信誓旦旦地对父皇说:“希望能给儿臣精兵三万,必平定刘武周,克复汾、晋!”秦王不禁感慨。

  6、擒充戮窦四海清

  随着战争的推进,大唐帝国越来越呈现出征服四方、统一全国的态势。一个政权一旦建立,能否长存,或许在建立之初难下定论,但还是可以预见的。有了四方之志未必一定能成功,但鼠目寸光、安于一隅的政权,注定是难以长久的。

  大唐政权绝不属于后者。

  刘武周败亡,从长安到洛阳变得畅通无阻。但洛阳另有主人。

  为什么要说洛阳?自从前朝隋炀帝取得政权以后,东都洛阳便发展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它地处中原,位于大运河中心。大业十二年(616)七月隋炀帝最后一次离开洛阳以后,洛阳成为隋军残余势力的据点。大唐怀抱天下之志,岂能无视洛阳?

  现在,洛阳的主人是王世充。

  王世充本是西域胡人,前朝隋文帝、隋炀帝时,曾一度在朝为官。隋炀帝在扬州被杀后,东都内讧,王世充消灭对手,掌握了政权。李渊攻取长安时,王世充正率领洛阳隋军与瓦岗军交战。武德元年(618)九月,王世充打败李密,得到李密一部分将士和州县。十月,李密投奔唐朝,西入长安,不久因叛唐被杀。而王世充据守洛阳,又利用刘武周南下之机,夺取了唐在河南的一部分地盘。武德二年四月,王世充称帝,国号为郑。

  不过,虽然地处洛阳,占据天时地利,却少了人和。王世充其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洛阳统治集团中日益孤立。其治下官员多有离去者,如罗士信、席辩、杨虔安、李君义等相继投唐;刘黑闼则投降了窦建德。所属州县官,相继背郑者,也为数不少。

  本来,王世充并不想与唐争夺天下,但刘武周被除,王世充想不争也不行了。

  武德三年五月,消灭刘武周的秦王李世民,从山西前线回到长安。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整,七月,奉高祖命,率军出发,东进洛阳,讨伐王世充。

  兵到慈涧(今河南洛阳西),与王世充遭遇。激战,王世充败,退回洛阳城内。

  唐军集合号角吹响,众将齐集秦王旗下。夏末秋初的风,吹起秦王的帅旗,在旷野间舞动。秦王的声音,在微凉的空气中铮铮有力:

  “史万宝听令!自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出发,南据龙门(洛阳南)。”

  “刘德威听令!自太行东围河内(今怀州)。”

  “王君廓听令!自洛口切断王世充粮道。”

  “黄君汉听令!自河阴攻回洛城(河南孟津东)。”

  “其余诸军,随我进屯北邙山(洛阳北)。”

  众将听令,即时出发,鼓噪而进。不多时,几路大军从四面包围了洛阳。

  剑拔弩张!

  王世充犯怯,隔洛水对秦王叫道:“隋室倾覆,唐帝关中,郑帝河南,世充未尝西侵,秦王忽举兵东来,何也?”

  真是天真!秦王对身旁的宇文士及道:“宇文将军,告诉他所为何来!”

  只见宇文士及向前一步,厉声答道:“四海咸仰皇风,唯公独阻声教,为此而来!”

  王世充换了乞求似的语气说:“我们互相休兵讲和,不是也很好吗?”

  “我秦王奉诏取东都,没有讲和的道理。”宇文士及干脆地回道。

  秦王朗然大笑。

  碰到这种阵势。一边是要统一四方,没的商量;一边是想要安居一地,欲休兵而不能。真是难为了自封的郑国土皇帝王世充!

  相持。直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双方各自退兵。

  力量高下,已经显而易见。偏偏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