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夏完淳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〇


  义军领袖黄淳耀及侯峒曾和侯峒曾的两个儿子玄演、玄洁在纷乱中一直屹立在最前列,指挥作战。然而大势已去,清军已一步步逼近。部将们争相保护侯峒曾撤离,却被侯峒曾坚决拒绝。他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侯氏祠堂,拜了祖宗,又向北面即原明朝政府所在地北京拜了三拜,拭拭纵横的热泪,极其平静地说:“皇上,臣报国力竭矣。”此时门外喊杀声四起,城内百姓将士正在与清军进行殊死的肉搏战。他似乎什么也没听见,站起身来,旁若无人地吟诵着刚刚想好的绝命诗:“吾颅尽可断,吾节不可移。”两个儿子也肃穆地跟在他的身后。

  敌人的杀声越来越近了。侯峒曾走到水池边,望着那清澈的池水,又望望身边的两个儿子,忽然纵身跳入水中,同时嘴里喊着:“你们快走!”两个儿子互相看看,大叫一声:“爹,我们来了!”就相拥在一起,也跳入了池中。

  父子三人互相紧紧拥抱着沉入了池底。忽然,清军的马队冲了进来,清军用钩子把沉在水底还没有死亡的父子三人残忍地钩了上来,然后用刀乱砍而死。

  汉奸指出了侯峒曾的尸体,恼羞成怒的清军砍下了侯峒曾的头,把它挂在城头,以儆效尤。百姓们痛哭流涕,有人在破败的家中找到没有被清军烧掉抢去的唯一一点粮食做成饭,倒在水中,以表示对这以身殉国的父子三人的悼念之情。

  清军对侯峒曾恨之入骨,杀了他们父子三人还不解恨,还要杀他全家。侯峒曾的三儿子智含不知下落,女儿辅义,孙女异来等为了免遭侮辱,也都自尽而死。

  仆人杨恕、龚元等人也因为侯峒曾的缘故慷慨赴死,一门忠烈血染千秋。

  侯峒曾的弟弟,即夏淑吉的公公侯岐曾一家保护老母龚氏和侯峒曾的幼子智含在城破时化装成老百姓,在大家的掩护下逃出了嘉定城,此时听说侯峒曾父子的死难惨状,悲痛欲绝。龚氏坚强而自豪地叹道:“我有好儿子啊!”她见侯峒曾的妻子李氏哭得死去活来,就抚慰着她的肩,轻声说:“你也有两个好儿子啊!”一家人抱成一团,痛哭失声。

  侯岐曾呆呆地坐在染满鲜血的河水边,仿佛看到了哥哥和两个聪明能干的侄儿壮烈赴死的情景。哥哥那忠厚的,与人无争的微笑面庞似乎又浮现在水面上。

  他对母亲孝顺,对自己谦让,甚至对儿童与仆人也极其温和。在和平时期,人们争相做官时,他澹泊求退,从不去争一点功名和利益。等到国家危难,许多受过皇帝提拔恩惠的著名官员都纷纷逃跑、隐退甚至卖国投敌时,他却一反常态,毅然挺身而出,捐出所有的一切来保卫祖国,那刚勇威严的神态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哥哥走了,自己侥幸未死,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有老母及孙儿需要扶养,这也是哥哥临死前的愿望。然而,活着又是多么的难啊!他痛苦地望着天际,轻声地叫道:“哥哥!”

  这时他的儿子侯研德与夏淑吉匆匆走来,在他的耳边悄悄说了几句,他急忙跟他们往一个破庙而去。

  他们在夕阳下来到一座郊外的庙前。平日清静肃穆的庙宇此时一片肃杀景象,门口的杂草已被血染红了。为了防止清军追踪,他们左右看看,这才谨慎地走进庙。

  昏暗的庙里横摆着两具尸首,像两把利剑刺着侯岐曾的心。他惊呼:“黄大人!”原来那尸首正是和侯峒曾一起领导人民守城的黄淳耀及他弟弟渊耀。

  庙里的住持走过来,强忍悲痛说:“这里是黄大人平时来读书的地方。城破后,他和兄弟来到这儿,在墙上题了一首绝笔诗后就双双自缢身亡了。”

  这位已看破红尘的大师脸上也挂满了泪水。

  侯岐曾呆滞的目光越过掩嘴抽泣的儿媳淑吉和儿子研德,落到了那面粉墙上。白色的墙面上,几行用血写的大字分外清楚:“大明进士黄淳耀,以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自裁于僧舍,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尚知予心!”

  “论其事者尚知予心!”侯岐曾默默念着这句话,又想起哥哥临死前的绝命诗:“吾颅尽可断,吾节不可移。”一阵阵刀绞般的疼痛揪着他的心,他跪在黄淳耀的尸体边,轻声说:“黄大人,你们去吧,这里还有我们在!”

  为了以防清军追来,斩草除根,他把哥哥仅剩的一个儿子智含及老母送到了更安全一点感人情景,真是数不胜数。

  在战火中牺牲的,绝不仅侯峒曾一家。在这次屠杀中,嘉定人民有两万人死于清军的刀下。清军以为人民被吓得恭顺了,便退出嘉定,到别处去剿杀。清军一走,城内剩下的人民就把侯峒曾父子的衣冠搜集起来,在山岭上为他们修建了衣冠冢,以示永远纪念,同时又在酝酿着新的力量。义士朱瑛收集流亡将士,重兴义旅,再度展开斗争。到七月二十六日嘉定又被清军攻破,嘉定人民遭到第二次大屠杀。八月十六日明把总吴之蕃起兵江东,反攻嘉定,结果失败。清军为了泄怒,第三次屠杀了嘉定人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嘉定三屠”。经过三屠后的嘉定,基本上已是荒无人烟,死尸遍野了。然而嘉定人民反抗外侮,誓死不屈的顽强精神,却给了正在进行斗争的其他地区人民以深切的鼓舞,同时也永远在史册上留有光辉的一页。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