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武则天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四 | |
|
|
第二年,长安三年四月,吐蕃派使节团来长安,进贡良驹千匹与黄金二千两,要求大周宗室的公主下嫁。 这时候,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军之战大获全胜,杀敌数千人。 另一方面,突厥的默啜可汗也采取和平政策,于六月派遣使节到长安,想把女儿嫁给大周的皇太孙。 因怕吐蕃要求公主下嫁,武则天遂让未婚的公主都尽速结婚。 七月,则天皇帝将京州都督唐休璟提升为宰相之一。 此时,突厥施与西突厥各部族间发生纠纷,进入战斗状态,安西道路中断。 终于如唐休璟所预测,安西各州决议对抗突厥,则天皇帝非常佩服,同时也想到,如果早起用这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就不必像今天这般,屡次受到蛮夷的攻击。则天皇帝的心中有无限感慨。 推荐贤才,是宰相的重要任务之一,无奈宰相们并没尽到责任,他们的怠慢使武则天气愤。则天皇帝以很诚恳的语气对唐休璟说:“启用卿太迟,不胜遗憾!” 其他大臣听到皇帝的话,都很理亏。 则天皇帝接纳张昌宗的请求,想提拔他的幺弟岐州刺史张昌期为雍州长史,于是立刻把张昌期召回洛阳。 但这一次,皇帝没有立刻下达墨敕,事先询问宰相的意见。 终于提到张昌期。 “陛下的人选非常和适。”宰相们异口同声回答。 惟有魏元忠一个人提出异议:“张昌期还不足以胜任此职。” “张昌期年纪太轻,不堪负此重任,而且在他任期内,岐州有很多逃亡的百姓。” “雍州是陪都,政务繁冗,责任也更重大。” 他的主张,则天皇帝没有回答,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张在当时勉强忍耐,心里却很气。一有机会,魏元忠就对张氏兄弟发出攻击,皇帝年岁又大,到了那一天,他们一定会受到魏元忠的撕咬。 为了摆脱这个恐惧,他们只得消灭魏元忠,二张在情急之中,决定将司礼丞高戬也一起告。 高戬是太平公主当时的情夫。 张昌宗感觉到,太平公主射向他的眼光总是很凶狠的。这样,他就可报复太平公主。 于是,他就告诉皇帝:“他们秘密商议:‘圣上春秋已高,需拥护太子即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皇帝听到后大怒,没有比这件事更让她气愤的了。 于是,魏元忠与高戬立即被下狱。 很多朝臣反驳:“这是明显的诬告。”张昌宗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朝臣辩论,就安排了一个“密谋”证人。 他找来了张说,以“事成后,保证晋升”为诱饵。 张说,是编《三教珠英》中的一人,他对张昌宗所造成的颓废气氛,不敢苟同。 张说听到张昌宗要他作证,他心里的确很恐惧。 最后他不得不接受张的要求。 张说心里很难受,他和魏元忠并没有什么恩怨,如果皇帝万一他也得跟着张昌宗摔倒。 一夜过去,终于到了决定命运的这一天。皇帝召来显、旦、张易之、宰相若干人,命张昌宗与魏元忠对质。 当时魏元忠已六十七八岁,无论在任何权势面前,他都是一名不屈不挠的硬汉,自他太学生时代开始,就立过许多战功。 所以争论一直没有结果。 张昌宗只好带上证人张说。 第二天,张说心情很沉重,他默默走向内殿。 途中一人拉住他说:“请你为了正义,尽力一战,后世必赞你的忠诚。”这人是他的同事宋璟。 虽然是瞬间的事,张说终于拿定了主意。 他们来到内殿,魏元忠也从牢里带了出来。 当时的气氛特别紧张。 果然张说没有做伪证,却激怒了张氏兄弟。 终于对魏元忠作了判决,时间是九月九日。 魏元忠被左迁至岭南的高要县,高戬与张说也同样流放到岭南。 如今朝廷更显得空虚了。 太子仆崔贞慎共八人,临别依依,送魏元忠到长安城外。 张易之获得这个情报后,遂命令心腹告他们同谋。 皇帝命令监察御史马怀素担任审问工作。 魏元忠走后,意想不到的孤独,使皇帝的心中很不安。很想快点结束这件事,忘掉这一切。 可是,不论马怀素如何审问,也找不到崔贞慎同谋的证据。于是,他上奏要求与柴明对质。 皇帝马上召见马怀素,认为这是明显的事,为何还要把告密者找来。 可是,马怀素还是秉公执法,他实在找不出崔贞慎有犯罪的证据。 崔贞慎不久就恢复了自由之身。 结果,在所谓“正义忠臣”的领袖魏元忠被赶下宰相的宝座,另外产生了两名流放者之后,这件事情总算告一段落。 张易之等人计划算是成功了,只是魏元忠没有被杀,只遭到左迁,使他们不满。不知为什么,心里老充满着莫明的不安。 由于他俩的诬告,失去情夫的太平公主,始终像塑像似的不发一语。 对了解太平公主性格的人而言,这的确是可怕的沉默。 武氏一族及朝臣对二张的态度,比以前更殷勤。 在这样的潮流中,惟有宋璟一人,昂然抬头挺胸。 自然,宋璟也就成了二张的眼中钉,往后经常在则天皇帝面前中伤宋璟。可是皇帝也看得出来这是诬告,所以宋璟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十月八日,圣驾从长安出发,二十七日到达洛阳。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