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王阳明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四 | |
|
|
§第六章 王阳明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 王阳明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仕途上的良民,既能在事功中像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屡建战功,又能面对众多弟子,将精辟思想娓娓道来,值得后人的敬佩。他的为人处世,思想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久远的,从明朝中后期到清代,甚至近现代。深受影响的国家也是遍布大洋内外,从我们的祖国到我们的近邻日本、朝鲜、东南亚,甚至已飘洋过海到了美国和欧洲。王阳明的学说为什么能经久不衰呢?在各国又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这一定是读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看看王阳明学说在中国、日本等国是怎样古为今用的。 §第一节 阳明学说对中国的影响 王阳明就像一个力量硕大的“劈山神”,一斧子下去,一直束缚人们心灵的封建僵化的伦理观念就开始动摇了。在程朱理学中,人从一生下来起就有明显的等级限制,每个贫苦的老百姓就该逆来顺受,让达官贵人当牛当马来使唤,而且不能有丝毫的怨言,否则你来生来世还要受苦受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受着极其严重的压迫,在精神上也已麻木不仁,不知反抗。可王阳明却不管那一套,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皆可以为尧舜!“,“个个心中有仲尼”,“满街人都是圣人”(注:尧舜是古代部落的首领,传说是我们的祖先。仲尼,也多代指才华横溢,道德修养高的人,王阳明的这几句话,实际指出人人平等,根本没有地位的差别)。这就犹如炎夏里一股清凉的风,让老百姓松了一口气,也认识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必要总是受统治者的压迫。 于是,这股清凉之风首先吹拂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学术领域。 在政治上,针对当时官场腐败,道德伦丧的现状,有王阳明思想的许多人敢于大胆进言,指责世道的不公。关心政治,建议变革的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就是连皇帝也不得不畏惧他们三分。尤其是王阳明教导弟子,不去逃避现实,要“知行合一”,在事功之中去拯救国家,拯救百姓。所以阳明学派的许多弟子都直接参与政治管理,其中地位最显赫的弟子徐阶竟然当了宰相,他们运用王阳明的思想参与朝政,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弟子祝世禄,在保宁县任知县时,就曾创建了一个很大的书院——环古书院。经常请思想进步的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是明朝后期反对朝廷腐朽势力的一支强大力量,他们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早已成为名言警句,激励人们关心国事)来讲学,并且公开声明:对于“朝廷得失”和“官府长短”都可以议论评判。这在腐朽的明朝中后期,无疑为社会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让贫苦百姓少受涂炭之苦。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社会已经腐败到无药可医的地步,王阳明学派也失去了早年的务实、踏实、知行合一的精神,置国家人民于不顾,而空谈天道,空发议论,而遭到士林人士的不耻甚至严厉抨击。这正应验了一句古话:“过犹不及。” 在学术方面,王阳明的思想更是开一代新学风,跳出了几千年来的条条框框,追求个性的体现,描写最真实的现状。其中有写《牡丹亭》而出名的汤显祖,他在性格上就是狂荡不羁,鄙视功名利禄,而追求个性自由,又颇具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江湖义气;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因写怪异荒诞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而有名的冯梦龙都深受王阳明的影响,往往沉醉于王阳明的著作中百看不厌。他们的作品从过去那种只写伦理道德、社会地位、功名利禄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从现实生活“大气不敢喘一下”的风格转向描写现实,揭露现实的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主人翁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忠臣节妇,孝子贤孙;那些过去不值一提的手工工场主,形形色色的商贩,市井游民,歹徒无赖也都粉墨登场了。现在看来,我们能读到明朝中后期活泼生动,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还要多亏了王阳明在思想上对文人志士的影响。 王阳明以及阳明学派的这股清凉之风不仅在明代风靡一时,流传百年,而且越刮越浓,席卷了清朝,乃至我们当代。 清朝初期,因为王阳明的学说多与统治者的统治格格不入,便被统治者给冷冻起来,不准流传,而把僵化的程朱理学又加了些修饰,搬上了政治的舞台。 到了清朝末年,朝纲不振,国势微弱,再加上帝国主义列强瞪着血红、贪婪的眼睛用铁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走上了几十年灾难深重的征程。无数爱国人士从物质文明上失败于西方,进而认识到精神文明也落后于西方,他们抛弃早已过时的程朱理学,又拿起王阳明学说这个强有力的武器。 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看到王阳明学说不仅切合当时社会的情况,而且一些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政治民主精神、提倡重视自然科学的学风不谋而合。于是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研究王阳明的思想,信奉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甚至用王阳明学说中的“不忍”二字作为独办刊物的名字。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也是精通王阳明学说,早年在湖南时务学堂讲学时就是讲解王阳明的修养论,后又写了《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一书,以发扬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虽然维新变法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对革命的探索却是大有成效的,没有前人一步步的脚印,又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维新变法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又从王阳明身上寻找革命理论的精神食粮。像为革命四处奔波,受国人爱戴的孙中山先生,在接受欧美政治思想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给予了重新的认识与检讨,他在“知行合一”的修身论基础上,总结出了“知难行易”论。面对当时救中国的条条荆棘之路,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先要知,要找到一条最适合中国人走的路,再去行。他的“知难行易”论在精神上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以鼓励革命者不断前进。 只可惜,由于孙中山先生采取政策的妥协性,推翻清王朝的胜利果实被大军阀袁世凯所篡夺,后来又有老谋深算的蒋介石,重新把人民推入灾难沉重的深渊中。 坚毅刚强的中国人并没有停止对真理的探索,对敌人的反抗。前面的同志英勇地倒下了,后来的又大义凛然地跟上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多少仁人志士在这首诗的鼓舞下,义无返顾地奔向革命的战场。有思想的中国人也在努力探索,博古通今,在寻找:中国人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救国之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少年时期通读过《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记载王阳明思想、言论的著作,并且逐条地加以批注。从王阳明的思想中,毛泽东领悟到了“变”的奥秘,“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修改了王阳明过分强调“心主宰一切”的片面性。正是在这博古通今,批判借鉴的基础上,毛主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信心十足,当机立断,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伴随着天安门上那震彻山谷的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迎来了祖国的朝阳,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丽日晴天。不可否认,王阳明的学说对于革命思想的指导起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就算是在物质生活丰富,人们都在追求高档次精神生活的今天,王阳明的思想仍然可找到英雄用武之地。因材施教的儿童教育,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对待困难的坚强意志,他们都像是航程中闪闪发亮的灯塔,指引着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明天!亲爱的读者朋友,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古人说,一个良将能抵得上十万军队,一本好书能丰富人的智慧。一本好书的作用可大着呢!不信,你试着看一本吧!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