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王阳明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二


  第一,考试态度要端正。考试并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只是平时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千万别把它看得太重。用王阳明的话说:“心重志分,非无益,而又害之。”人心不能二用,如果心中总挂着能否考好,既要惦记着得失,又要惦记着考试,注意力分散,就不能抓住题目,保持思路的通畅。什么私心杂念都不想反而好,只要你准备充分了,“一分辛苦“必定会“一分收获”的。第二,考试审题是关键。王阳明说“场中作文,先须大开心目,见得题意,即放胆下笔,纵昧出处,同气亦条畅。”因为古代科举考试只考作文,所以王阳明着重论述作文的审题。其实考试中的任何科目无不这样。放下思想负担,放开思路,运用平时的知识,考试怎么会考不好呢?第三,考前的身心准备。王阳明说:“将进场十日前,便须练习调养。”平时为了多学知识,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到了考试前,就该改变这种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每天鸡一打鸣就起来洗漱,然后精神抖搂地进考场。否则还不得精神恍惚,哪有好的思路答题呢?第四,考前保持平静心态。进考场的前两日,不要再翻阅书刊,或者盲目猜题,而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正如王阳明所说:“每日只可看文字一篇以自娱,若心劳气耗,莫如勿看,务在怡神适趣。”看来王阳明对考试的心理还是颇有研究的。不知这考试四秘诀是否能使读者朋友从中悟到点儿什么?在平时的考试中,得心应手。

  二、老师怎样教导学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事半功倍,不仅要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课方法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老师,能抓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却恰恰相反,他们或许责任心很强,每天加班加点,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并且为学生批改作业直至深夜,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学生们都学成了“小木瓜”,对学习早已无兴趣可言。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方法是通向知识宫殿的一条捷径,王阳明也正是在不断探索如何走捷径。

  首先,王阳明认为教育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要根据各人的“良知分限所及”来发展人性和知识才能。“良知”的发展与人的年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童子有童子的“良知”,成年人有成人的“良知”,老人有老人的“良知”。王阳明常常将人性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比作树木的生长过程。一个根深叶茂的大树也是先由嫩芽破土而出,长出枝干,叶,开花,结果,经过风吹日晒才长成参天大树。人就像树的生长过程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智力也渐渐地发展。根据身心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比如说对刚上学的小朋友,就要让他们学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否则连着上好几个小时的课,学生们都得睡着不成。

  现在,有的家长求才心切,望子成龙,平时孩子有做不完的功课,周末放假也难得清闲一下,又被英语,微机各种家教挤得满满的。殊不知王阳明早在四百多年前就曾说过,“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若对孩子过度的教育,就像有一桶水全倒在刚破土而出的小嫩芽上,不仅不会促使他生长,反而把它淹死了。我们现在的家长也该听听王阳明的忠告,对孩子有张有弛,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阳明还认为,“良知的发展水平并非完全由生理条件决定。即使相同年龄的两个孩子,身心发育相同,但还是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有的资质好的人,智力水平高一些,表现出来的才能和知识也就超出一般人的智力水平。于是圣人、贤人、常人、愚人的认识能力就各有不同,便有了“生知”,“学知”,“用知”的区别。所以王阳明说:“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踏而能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千万不要把它忽视了呀!除此之外,每个人心中的“良知”还会受个人的“私欲”和习惯的影响,但不论是谁,只要经过教育,“良知”都是可以达到的,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王阳明曾不无调侃地说:“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既然人因为私欲,习惯等存在个性差异,那么又怎样去教育呢?王阳明说“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因材施教。

  王阳明的弟子来自于四面八方,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有的是官宦子弟,有的是贫苦百姓,又从事于不同的职业,每个人的性格,志趣,学习的目的都不同。

  就像他的得意弟子王艮、王畿,从小就自命不凡,长大后势气不减当年,又愿为民除害,安邦治国,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豪杰志士。王阳明从学生的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当年的身影,他时常对王艮、王畿说:

  “今夫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由于学术之不明;学术之不明,由于无杰之士当为之倡焉耳。”王阳明层层分析,劝导学生要耐下心来研究学问,有报国救民的圣人之志,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向良性方向发展。

  《年谱》中记载了一个很兴趣的小故事,可以充分说明王阳明的因材施教。王阳明的弟子王畿本来是一个自命不凡的狂士,但是对老师却十分尊敬。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王畿穿戴整齐,规规矩矩地坐在恩师的对面,听恩师讲解。因为穿得多,又不敢用扇,汗珠从王畿的脸颊上一点一点流下来,穿的衣服也快被汗渍浸透了。王阳明自己边扇着扇子,边对王畿说,“你也用扇吧!”王畿毕恭毕敬地回答:“有恩师在,恩重如山,弟子不敢。”王阳明不满地批评他说:“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王阳明提倡学习圣人的才华,而让弟子决不要拘泥于“假道学”的表面形式。

  还有一次,是嘉靖五年发生的事,钱德洪、黄正之等人进京赶考,沿途宣传王阳明的思想。只见钱德洪往路边一站,双手插腰,便满嘴“孔子云”、“圣人曰”之类的言语。钱德洪原以为一定有许多人围观,来听自己的圣人之道,哪料共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还听了几分钟,摇摇头便走了。钱德洪大为惊奇,猜不出其中的奥秘,只有等返乡询问恩师。王阳明一听,笑着说:“你们俨然一个圣人去讲学,大家一见圣人来了,吓都吓走了,何况满嘴诗呀曰呀的,有几个人能听懂呢?”几个学生一听,茅塞顿开,原来因材施教,不仅要针对学习对象不同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而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要在内容上、情感上常沟通。在以后的讲学中,众弟子更是有所改进。弟子王艮就一反道学家正经八板的讲学方式,不是装着长袍,拿着经书,踱来踱去地装作高深的样子,而是像贫苦百姓一样穿着粗布衣裳,故意摆出稀奇古怪,荒诞可笑的“愚夫”模样,从老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讲起,慢慢深入到为人之道,为国之道。讲到高潮时,还手舞足蹈,笔划开来,逗得围观的百姓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也感到的确是这个道理。所以王艮的讲学,往往听者云集,很受欢迎,这不也正说明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有多么重要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