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王阳明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三 | |
|
|
§第三节 以心悟道 超凡入圣 首先,问广大小读者一个常犯疑的小问题:当你在吃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时,是怎么判断出好吃与不好吃呢?还有,当你和父母一起去看一部电影,你觉得这部影片精彩绝伦,激动地都快跳起来了,而你的父母却因为它是儿童片子不感兴趣,再加上工作劳累,已经躺在椅子上睡着了。你说,看着酣睡的父亲,你觉得这部影片对每个人都很好看吗?其实,当一个人看待周围的事物时,如果仔细想想,勤动脑筋,就会发现有许多小疑问藏在其中,如果你靠自己的智慧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那该有多高兴啊!上面那个看电影的故事,不正也说明了对于一个事物,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标准,可能会因为背景,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都是人内心的一种很贴切、真实的体验。 而阳明所悟的道,也正是在这个方面做了具体详细地阐述。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说:其实圣人的道理,天底下事物的对与错,是先天就存在于我的心中,根本不用去外界寻找。阳明还以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原来王阳明把人心放在了一个高尚神圣的位置,认为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世界的本源,是万物的造物主,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心所派生出来的,是内心在外界的显露与表现。 阳明还在他的著作《传习录》中提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事情:有一天,阳明同友人一起去南镇游玩,忽然看见在远处岩石间有一株高耸入云的大树,树上开满了娇嫩可爱,清香扑鼻的粉花,同来的友人想难倒阳明,就问:“你不是说天底下没有不在我心外的事物吗?可这株花树,在少有人烟的深山中自开自落,它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本想难住王阳明,不料阳明沉默不语,思索片刻,开始侃侃而谈:“你还没有看这株花时,花同我的心一样归于静寂,与世无争,这是我心的表现;当你千里走来看花时,花的颜色便如同人的心境一样豁然明亮,这难道跟我的心没有关系吗?”这一番话驳得友人哑口无言,也开始相信阳明的思想。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事物,评价事物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它真像王阳明所说的那样,心能包罗万事万物吗?这个问题先留给善于思考的读者,等后面的论述中再让我们共同寻找正确的答案。 那么,具体而言,阳明怎样用“心”来认识事物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叫“格物致知”,“格物”自己心中以往所形成的儒学框架来建构自然物,建构事物,建构自己从事的低层次的活动。“致知”就是在“格物”的基础上达到认识事物的境界。这有点儿像儿时我们搭积木的过程,先看着图想好框架,然后再一点点搭出美丽的房屋,长长的火车。真没想到有时一个小小的游戏中也能蕴藏着深奥的道理。在“格物”的活动中,客体(一般无生命的事物)存在的种种属性,哪些可以注意,哪些不予注意,哪些需要夸大,哪些需要缩小,怎样重新组合,就完全可以由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决定了。 阳明的“格物致知”乍听起来有点儿象天方夜谭,只有深入其精髓才能明白其要领。那么,这深奥的思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早年,他已有自我扩张,宰制万物的野心,根据《年谱》记载:他十五岁时“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询诸夷种东和,悉闻备御策”,开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十六岁时“念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可以收韬略统驭之才。于是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他刚中举做官,便立功心切,不顾众人的非议,上奏皇帝“便宜八事”。刘谨权势极大,残害大臣,破坏朝纲,他毫不畏惧,毅然挺身而出,向皇帝直言。由此可见,王阳明早年对于事物的认识,对于理想的选择是以圣人为参照,心目中圣人的形象就是文可当治国良臣,武可当安邦的统帅,还要有不惧邪恶,能舍身扶正的一身正气。 然而,到了龙场,这圣人的标准就像色彩绚丽的肥皂泡一样一一破灭。环境忽然变成虚空,基本生活不能保证,还哪有心思去考虑治国安邦。更何况在这荒山野外,又哪儿有条件让他当文臣武将,哪儿有不平让他拔刀相助,孤身一人,形影相吊,为了生存拼命干活,这才是他的生活的最生动写照。正如世界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生“五大需求”: 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即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物质,如衣食,住房,医药,休息的最起码要求;二是安全上的需要,生活上要有所保障;三是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获得纯真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四是自尊的需要,如有职业自豪感,受人尊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事业心。一般来说,这五大需要是逐层递升的,但也可以牺牲低级需要来满足高级需要。像古人不食“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这一切对王阳明,却简单至极,只有生存下去,并且生存的更好,才有柳暗花明,路转峰回的一天。 于是,王阳明放弃了早年形成求圣心切的参照系,另寻成圣的出路。阳明便开始以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去面对过去没有遇到的艰难险阻,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精神上更是茅塞顿开,领悟到了真知。这一切好像都是完全触感而发,随事应对,是吾心本如此,是人的本能即这样。 所以,阳明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格物致知”的结论。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